(原标题:新华社:像盖茨这样的外籍院士会越来越多) 11月27日,中国工程院公布了新当选的18名外籍院士名单。比尔·盖茨、英国皇家工程院院长安道琳、麻省理工学院校长雷欧·拉斐尔·莱夫、俄罗斯科学院常务副院长松采夫·康斯坦丁·亚历山德罗维奇等国际科学“大咖”当选,让人眼前一亮。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外籍优秀科学家来华担任院士,从一个侧面印证了中国科技整体竞争力大幅提升、在创新领域由“追赶”逐渐变为“并跑”甚至“领跑”,所显示出的吸引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核心电子器件自主率增至85%。 与此同时,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着力破解科研与实践“两张皮”的问题,科技成果走向市场的通道日益畅通。中国正以更开放的胸怀、更自信的姿态,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扩大科技开放合作。
此外,世界最快超级计算机、世界最大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超导托卡马克实验装置等一批在国际上领先的重大科研装备接连落成,改变了过去我国科教基础设施陈旧落后的面貌。日前,科技部又决定启动国家研究中心建设,组建北京分子科学、武汉光电等6个国家研究中心。 越来越多的优秀外国科学家、科研团队来华开展合作既是顺应时代潮流,也是相中了一棵棵日益枝繁叶茂的科技梧桐树。 值得注意的是,这18位新当选的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此前与我国科技界已有广泛深入的合作,其中3位外籍院士工作单位分别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重庆大学、郑州大学。这说明他们的外籍院士身份绝不仅仅是一个头衔。 毫无疑问,随着中国科技实力日益提升,今后必将有更多外籍科技“大咖”来华开展科技合作,为我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