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勇砺商业评论 阿桶观察
“做事情要尽量想长远,不要让重要的事情变成紧急的事情。我觉得这很重要。”
2025年1月5日,著名投资人、企业家段永平重返母校浙江大学,与现场校友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

期间,段永平分享了自己的投资见解、创业理念、对人生的思考,与现场师生进行了互动问答,内容涵盖赚快钱、创业、学习、赛道选择、投资决策、企业发展等多个方面,并对拼多多创始人黄峥的投资逻辑进行了剖析,为读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当被问到应该如何快速判断一家公司是否值得长期投资时,段永平表示,“基本上,我不会快速做出这样的判断。过去十多年,我关注的公司只有几个,这源自我对企业、生意、产品多年的理解。我没见过谁能很快下判断,包括巴菲特和芒格这样的投资高手,他们的节奏也很慢。”

“一直想着快速赚钱,或许正是你缺钱的原因。知其不可为很重要,还是要踏踏实实做该做的事情。” 段永平表示,“我不是一个不敢冒风险的人,但是你要拼到你能够承受得起的风险。‘快’这个东西是比较难的。不要怕错过一些机会,最重要的是不要踩雷。”
对于鼓励当代大学生创业的话题,段永平认为,“我觉得该创业的人根本就不需要你鼓励,你有个很强烈的想法就会去做。现在创业的条件比我们当年要好很多了,还能找到VC和各种各样的资金。我们那个时候都是从零开始的,只能靠自己。”
“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是大家不能为了创业而创业,创业只在你真的有想法,真的有必要,还有就是走投无路的时候才开启。” 段永平笑称,“有时候走投无路也是创业的一个好办法,因为我们当年创业就是因为走投无路。”
对于行业赛道问题,段永平表示,首先,好赛道是不会进入低毛利行业的,低毛利的都是商业模式比较差、产品差异化很小的产品。“作为创业者,你还要进入低毛利,那是脑子坏了。投资也好,创业也好,其实都是要很认真地去想一个商业模式,但我觉得创业还是有点儿不一样。创业时,你必须要找的是你自己有感觉的东西。”他说。
“很多人把‘创新’理解为‘与众不同’,最主要的其实是你能为用户带来什么价值。做一个以往没人用过的东西,虽然是创新,但没人喜欢,那就惨了。”段永平认为,创新其实是在弥补需求上的不足,差异化不是简单的不同,而是满足用户需求。楼如果建得好看,但不好用,就会出问题。

“我说过‘敢为天下后’。创新其实并不一定是最先做的,只是当你发现了某个东西,刚好有实力把它做到比别人更好时,那就厉害了。”
“有人说勤奋最重要,我说并不是,而是做对的事情最重要。”段永平表示,“我说勤奋最重要,你真的会变得更勤奋吗?但是你想要做对的事情,发现错了你赶紧改。很多很聪明的人,就在原地转了三十年、四十年,可能他们每个小的决定,都是基于眼前的利益。凡事要想本质。”
“对我来说,信息差对炒股没有太大影响,除非是那种希望买了马上卖,赚不该赚的钱的人。当然,也有些人靠信息差赚钱,我不太喜欢这种做法。” 段永平认为,投资不是零和游戏,而信息差就是零和游戏。用信息差提前赚钱,或许有点儿不道德。量化投资有点儿这种味道,但你不做别人做,只是生意而已,无可厚非。
价值投资不等于长期投资。看长远,持有好公司,生活会愉快许多。看看巴菲特和芒格,他们都生活得很好,而那些很投机的人,很多都过得很惨。
段永平的商业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大名鼎鼎的小霸王品牌就是出自他的手笔。其职业生涯起步于北京电子管厂,随后加入中山市怡华集团,将一家亏损的小厂成功转型为小霸王品牌,通过创新的营销策略和产品改进,使小霸王品牌家喻户晓。

1995年,段永平创立步步高电子有限公司,推出了步步高复读机、步步高无绳电话等知名电子产品,将步步高发展成为涵盖多个领域的知名企业,其品牌影响力在国内乃至国际上都得到了广泛认可。
段永平的投资理念深受巴菲特和芒格的价值投资理念影响,善于发现被低估的潜力股企业并长期投资。例如,在网易股价较低时大量买入,几个月内就获得了二十几倍的收益;2011 年投资苹果,至今也获得了巨大的回报。
段永平主张做事情要有长远的眼光,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无论是投资还是创业,都要考虑到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后的影响,找到好公司就长期持有,而不是频繁地进行短期交易。

以下是《勇砺商业评论》整理的部分精华内容,以飨读者:
【做论文时要小心使用AI,不要发生不当行为】
段永平:时代一直在变,工具也在变,但基本的东西仍然一样。学校主要是学习方法,有了AI只是能让你效率更高。当然,做论文的时候需要小心,不要发生不当行为。
最主要的是,不论是在学习方法还是在创业上,你每一个决策都不能仅着眼于当下,而应该考虑到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后的影响。这可能适用于许多问题,我们需要有长远的眼光。
【如何快速判断一家公司是否值得长期投资】
段永平:基本上,我不会快速做出这样的判断。过去十多年,我关注的公司就那几个,这源自我对企业、生意、产品多年的理解。我没见过谁能很快下判断,包括巴菲特和芒格这样的投资高手,他们的节奏也很慢。
他们并不怕错过一些机会,但最重要的是不要踩雷。
有人可能会说,有钱不需要快赚,但我们缺钱就想快赚。我回应说,这可能正是你缺钱的原因,因为一直想着快速赚钱。其实我也想挣快钱,谁不想挣快钱?但是呢,知其不可为很重要,你还是要踏踏实实做该做的事情。
我不是一个不敢冒风险的人,但是你要拼到你能够承受得起的风险。大家不能说,哎呀,谁谁谁,你看他赌对了。那你说这个投资我最厉害,二十分钟赚了二十多倍。但是我可以重复这件事吗?不能。

我当年投网易,几个月赚了二十几倍,而且是全仓的。我是2011年投的苹果,那现在都2025年了,差不多刚好就是十四年了。看起来好像很好,那如果你对这个生意理解不了,对文化理解不了,对商业模式理解不了,早就跑了,也不可能留到现在。所以“快"这个东西是比较难的。
【有个很强烈的想法或者走投无路时都可以创业】
提问:想请问段学长,您还会鼓励当代的大学生创业吗?是毕业前还是毕业后?
段永平:我觉得该创业的人根本就不需要你鼓励,你有个很强烈的想法,你就会去做。现在创业的条件比我们当年要好很多了,你还能找到VC、startup,像这种各种各样资金的。我们那个时候都是从零开始的,也没有什么别的东西可以帮你,只能靠自己,所以现在和那个时候确实不完全一样,现在创业条件要比那个时候好。
但是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是大家不能为了创业而创业,你是真的有想法,真的有必要,还有就是走投无路的时候,有时候也是创业的一个好办法,因为我们当年就是走投无路。
【当你对某件事有兴趣的时候,就不会对未来感到恐惧】
提问:在不断变化的时代背景下,您个人是如何保持学习和适应新知的呢?
段永平:我非要学新东西吗?但是是这样的,学校教的主要是你的学习能力。当你对某件事有兴趣的时候,就不会对未来感到恐惧。你觉得有兴趣,你就会去想我该怎么学习,你要会去找书、查资料、去理解。我觉得这种学习能力比受教育程度低的人相对要好很多。

很多人是拒绝学习的。比如我妈妈说这个iPhone也不肯用,iPad也不肯用,这太难了,她是拒绝学习的。我前两天还看到一位同事在用手写板写字,我就问他为什么不练打字呢?他说一直都没练。他比我小十岁,我说你这个没有道理,我只花了三天时间就学会打字了。因为手写太不方便了,最早的时候我也用过写字板,接在电脑上。其实只要不恐惧,知道自己能学会,就没有什么问题。当然,你还是要学你需要的东西。
现在是一个信息爆炸的年代,你不能说所有新东西你都去学,那样也白学。有好多人看起来知识很渊博,但是你再渊博,也不会比搜索引擎更渊博。所以,何苦呢?
【好赛道是不会进入低毛利的】
段永平:首先,好赛道是不会进入低毛利的,低毛利的都是商业模式比较差、产品差异化很小的产品。作为创业者你还要进去,那就是脑子坏了。投资也好,创业也好,其实都是要很认真地去想一个商业模式,但我觉得创业还是有点不一样,创业时你必须要找的是你自己真的有感觉的东西。
我当年做游戏,没有别的原因,就因为我自己爱玩游戏,所以我从来不批评爱玩游戏的学生。我儿子要玩游戏,我让他玩。我只是想办法跟他商量,玩多少时间,他要干什么的时候就挣时间,而不是简单不让他玩,因为我自己就喜欢。我觉得所有的事其实都是游戏。有人喜欢学习,其实也是,它有快乐嘛,游戏也是可以带来快乐的东西,我们做企业也好,做投资也好,其实都是一种事情。所以游戏是个好的东西。

反正创业是这样的,你不能只是想做一个能赚钱、能出人头地的事情,而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你真的不知道最后能做出什么来。我做游戏的时候,像小方游戏机的时候,我知道很多人会像我一样。我想的事情特别简单,我并不需要说服别人去玩游戏,只是要把我的产品做好就好了。
搞一个新东西,要让别人知道这是个啥,那个过程远比你把大家都喜欢的东西做好、质量做好、渠道做好、服务好的难度大特别多。后面做的事情,其实没有那么难。当然了,当你规模达到一定程度,你就必须得往前走。
【发现错了一定要马上停】
段永平:有些事情你不知道,那你做了将来也会知道,因为你会受到惩罚。但是你发现错了一定要马上停。为什么很多人说明知是错的,他还要继续做呢?因为错的事情往往有短期的诱惑。比如说抽烟、酗酒等等,你看多少人明知不好还在继续。难道他们不知道这些行为有害吗?当然知道。虽然这样做不伤害别人,但对自己身体不好。
每个人都需要自律,发现错误要立即改正。股票也一样。很多人买了一只错的股票,发现问题后还不马上抛售,而是等着它涨回来。
【为了创业而创业,要小心】
提问:如果您今天是二十岁,您要创业,您会选择哪个赛道,以及选择合伙人的标准是什么?
段永平:这个还真不知道。如果我有机会,我还是找份工作,好好享受人生。创业并不容易,你不要只看到有些人的成功,成功率非常低。大部分人忙一辈子其实没什么好的结果。

竺可桢学院本身也很厉害,拼多多的黄铮就从那里出来,我知道他们很厉害,但这不意味着他们成功率会高很多。如果想去创业,那就去吧,现在条件比我们那个时候好很多。有想法,有条件,就去做。你如果只是为了创业而创业,那就要小心。这就是我的观点。我并不知道大家应该做什么,现在信息这么爆炸,我整天忙着就是打球,谁还管得着这些事?
【累的时候应该睡觉,养成运动的习惯】
提问:您平常累的时候会怎么放松?
段永平:累的时候应该睡觉吧,有时候做做拉伸、泡个热水澡,没有什么特别的东西,我们都是凡人,都是普通人。我这里也没有什么诀窍。养成运动的习惯,安全的运动,要学会拉伸,以前不够注重这些。
【创新是在弥补需求上的不足】
段永平:很多人把创新理解为与众不同,最主要的是你到底想做什么,你能给用户带来什么价值。做一个以往没人用过的东西,虽然是创新,但没人喜欢,那就惨了。创新其实是在弥补需求上的不足,差异化不是简单的不同,而是满足用户需求。用户包括很多方面,老师满足学生需求也是一种用户,建楼如果建得好看但不好用,就会出问题。
我说过“敢为天下后”。这方面可以举很多例子,比如Google、苹果、微软都是成功的企业。你说还有谁不是?AI刚出来的时候,很多人都跟着做,你说他们创新吗?从ChatGPT开始,我也搞不清楚,我用过很多,包括ChatGPT、Gemini、perplexity等等,但他们是否创新呢?

创新其实并不一定是最先做的,只是当发现了某个东西,刚好有实力把它做到比别人更好时,可能就厉害了。比如Google的搜索,并不是Google最早做的,Yahoo的科技是更早的例子,苹果的iPhone也并不是手机改革中最早的案例,但他们有实力,并且敢为天下后发制人。
当然,有些东西,即使你后发,也不一定成功。比如微软的搜索就无法超越Google。所以微软特别热衷于搞ChatGPT,因为他们想从这个角度把社区抢回来。不过这只是我的猜测,我其实没太关心这些,我更多想着好好打打球。
至于模仿与创新,你如果能做出不魔幻但又很好的东西,那当然好。不过几乎没有一个例子不是从模仿开始的。
比如,微软有很多产品都是在已有的产品基础上做的;苹果、Google、Amazon也是这样。Facebook算不算,我不好说,尽管它好像在社交媒体领域没有太多先例,但它也是在别人的技术基础上建立的。
【做对的事情最重要】
段永平:有人说勤奋最重要,我说不是,我说做对的事情最重要。因为我说勤奋最重要,你会变得更勤奋吗?你不会,至少我不会。但是你想着做对的事情,发现错了你赶紧改,这一辈子你累积三十几年、四十几年,每一个决定都是基于十年,二十年以后回过头来看,你会发现你可以省好多力气。
很多很聪明的人,就在原地转了三十年、四十年,可能他们每个小的决定,都是基于眼前的利益。养成一个想本质的习惯我觉得挺好,凡事就这么想,时间长了可能就有了这种能够想本质的习惯。
【我能做到今天,很多是因为分享精神】
段永平:我是凡人,有痛苦我也一样。我还是个懒人,早就退休了,今年63岁,大概40岁就退休了,显然我就是不愿意面对这样的压力。我已经享受过了,知道工作的乐趣,然后我们有更年轻、更能干的人,他们比我干得还好,那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我也有我的心得,我能做到今天,很多就是对别人的支持,我的分享精神,很多人用人的时候都是要让别人为自己工作,我是希望他们能够为他们自己工作,而不是为我工作,所以包括花很多时间去建立一个系统,这样我就可以面临小一点的压力,并不是我要去硬扛。

举个特别简单的例子,我们的公司其实没有销售部,只是给代理。因为早年我发现,销售部的每个客人都在找你谈价钱,这使我意识到必须解决这个问题。因此,我们公司的定价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没有因为客户大小而给予折扣,不然那得多累呀!那时的压力很大,我一天可能吃八顿饭,去卡拉OK五六次甚至七八次,真是跟神经病一样。但没办法,每个客户都要求谈价钱。
那时我们在做很小的生意,但我得考虑到未来十年、二十年,再这么忙下去肯定就完蛋了,这也是一种对抗,压力很大,所以我们花了大概三年的时间建立了销售系统。
我要让我们的员工为自己工作,我并不是要求他们那样做。作为一个CEO,我需要去支持他们,让他们觉得自己是为自己工作,而不是让他们单纯认为要为自己工作,而把我排除在外。意思不完全一样。当然,实现自我也是应当的。
【喜欢和黄铮这样看本质的人交流】
段永平:年轻人的年龄就是我的梦想。我不喜欢和无法沟通的人打交道。我非常喜欢和黄铮交流,因为我觉得他是一个看本质的人,和我一样,我觉得这是比较重要的。他当然也算年轻人,说到我,听说我也算。
你要去做对的事情,要把事情做对,你要想长远。我觉得黄铮就是这样一个人,所以我们聊天时,总是能在同一个频道上,但大部分人不是这样。我和很多人聊天时,感觉很难顺畅交流。所以,我觉得我们还是要回到事物的本质。

【不能因为怕错就不做事,但明知是错的事情就不该做】
段永平:运动很重要,不一定每天运动,但要保持身体健康和大脑清醒。另外,你要想长远,坚持做对的事情,如果出错要赶紧改正。
把事情做对是学习的过程,你会犯错误。许多人分不清做错事与做事情出错,这两者心情完全不同。不能因为怕错就不做事,因为怎样做都会错,但明知是错的事情就不该做。
【开辆好车,要提前预防撞车】
段永平:求学时,我差点没毕业,老师帮了我很大的忙,不然我可能真的毕不了业,这也算挫折吧。创业时,挫折太多了,每一个产品都有问题。我可以说电话是24小时开机,但我非常不愿意接电话,因为每一个电话可能都是麻烦和问题。
做事情要尽量想长远。不要让重要的事情变成紧急的事情,我觉得这很重要。如果一天到晚都在接电话,那就会很麻烦。我现在没有这个问题了,其实很久以前我就基本上不接电话,避免有太多紧急的事情。比如说锻炼身体,你不能等到身体不行了再去看医生。虽然看医生和定期检查都很重要,但关键在于预防。

我记得以前在北京做过一个节目,叫“危机时刻”。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过,当时我经常接受采访。他们问我,在危机时刻我会怎么办?我说,如果我正开着车,以200公里的时速前进,前面20米有堵墙,肯定要撞上去了,那该怎么办?实际上没什么办法,死定了。这时他们问我,我该怎么办?我建议,最重要的是不要开那么快,为什么要撞墙呢?开辆好车,比如坦克型,从长远角度解决问题。
大家喜欢看危机时刻,临危不惧,但其实也不见得有意义。要提前预防这种情况,安全第一。到那个时候再找办法就晚了,所以要提前做准备。
【信息差对炒股没有太大影响】
段永平:对我来说,信息差对炒股没有太大影响,除非是有那种希望买了马上卖,赚不该赚的钱的人。当然,也有些人靠信息差赚钱,我不太喜欢这种做法。
对我而言,投资不是零和游戏,而信息差就是零和游戏,用信息差提前赚钱,或许有点不道德。量化投资有点这种味道,但你不做别人做,只是生意而已,无可厚非。我认为从长远来看,这些都是小波澜,过分在意会让人很累,看长远,找到好公司就持有。
有些人反问,那拿错公司呢?不就更惨?我跟很多人说,价值投资不等于长期投资。价值投资没有其他办法,你投的就是价值,否则投的是什么?所以,看长远,持有好公司,生活会愉快许多。

看看巴菲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