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科技快报网 首页 科技快报 快报 查看内容
国际权威认证:东软荣获PMI(中国)项目管理大奖DTC2025|TCL华星印刷OLED小尺寸突破,全产业技术创新布局“华为影像XMAGE·金鸡手机电影计划”荣誉揭晓 以影像续写电影梦宁德时代提出“全域增量”战略:四大维度重构新能源增长极HUAWEI SOUND车载音响技术品鉴会圆满落幕,非凡系列车载音响以硬核科技赢得国际赞誉AI平板超越传统:联想手写笔Pro第二代如何通过AI技术革新数字书写体验华为乾崑智驾领跑2025年前三季度市场,中国辅助驾驶领域格局初定联想创投王光熙:硅基智能是生态的时代讯飞输入法15.0登场 你的AI键盘更懂你、更个性“进博会全勤生”:与中国同行,即与机遇同行HUAWEI SOUND及音频新品技术沟通会:深度解码「华为悦彰」技术,聆听家庭影院新标杆告别表情包荒!搜狗输入法「AI表情」成社交新外挂出行新姿势,负一屏花瓣地图天际通三剑客让旅行自在随心双11种草指南,解锁鸿蒙系统应用“隐藏用法”省钱又省力上海地铁回应老人强行坐女生腿上引热议 有人给他让座 他不坐超级互联3.0全新升级!首次打通全系统智能设备,与iOS设备也能互联无忧伊利做客消费品论坛中国日 可持续包装成果入选双案例集豪掷500万 京东联手芝华仕设立“价格保障基金”承诺超低价北汽元境智能正式发布 车辆升级“全域智能体”力合微:亚朵选用PLC技术,打造酒店万物智联新时代

BOE(京东方)国内首条第8.6代AMOLED生产线提前4个月设备搬入!

2025-05-20 19:03:00

2025年5月20日,国内首条第8.6代AMOLED显示器件生产线——BOE(京东方)成都第8.6代AMOLED生产线项目提前4个月开始工艺设备搬入,创下全球同世代产线建设效率新纪录。从历时183天提前实现全面封顶,到提前4个月开始设备搬入,该项目不仅成为全球半导体显示生产线建设的新标杆,更进一步彰显了BOE(京东方)领跑行业的产线规划、项目统筹和工程建设管理能力。相较于同业其他尚处于建设规划阶段的8.6代线,BOE(京东方)已率先由建设阶段开始向产线运营阶段转换,为后续产品点亮及量产交付奠定坚实基础,有力推动全球OLED显示产业向中尺寸领域加速迈进,对促进半导体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活动现场,BOE(京东方)科技集团董事长陈炎顺宣布BOE(京东方)成都第8.6代AMOLED生产线工艺设备搬入正式启动。BOE(京东方)科技集团首席运营官王锡平,BOE(京东方)第8.6代AMOLED生产线项目总指挥刘晓东,以及BOE(京东方)合作伙伴等嘉宾代表共同出席搬入仪式。

BOE(京东方)第8.6代AMOLED生产线项目总指挥刘晓东在致辞中表示,自去年一季度开工以来,BOE(京东方)第8.6代AMOLED生产线项目在设计、管理、监理及参建单位的共同协作下,连续克服天气条件的不利影响,于去年9月提前封顶。今天,我们即将启动首批工艺设备的搬入,较计划提前四个多月,这些耀眼的成绩离不开业界合作伙伴的紧密合作和全体参与者的辛勤付出。该项目建成后,将填补国内高世代AMOLED生产线的空白,同时,该生产线的产品将搭载BOE(京东方)OLED显示技术领域最前沿研究成果,推动中国OLED产业迈向“技术引领”。

作为BOE(京东方)投建的国内首条第8.6代AMOLED生产线,该生产线总投资630亿元,设计产能每月3.2万片玻璃基板(尺寸2290mm×2620mm),是四川省迄今投资体量最大的单体工业项目,主要生产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高端触控OLED显示屏。BOE(京东方)通过采用低温多晶硅氧化物(LTPO)背板技术与叠层发光器件制备工艺,使OLED屏幕实现更低的功耗和更长的使用寿命,也将带动下游笔记本及平板电脑产品的迭代升级。目前,BOE(京东方)已在成都、重庆、绵阳投建了三条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再加上国内首条第8.6代AMOLED生产线的投建,未来将运行4条AMOLED生产线,进一步确立BOE(京东方)在OLED领域的领先地位,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也为全球显示产业的进步贡献重要力量。

值得关注的是,截至2024年,BOE(京东方)柔性OLED出货量已连续多年稳居国内第一,全球第二(数据来源:Omdia),柔性OLED相关专利申请超3万件。除此之外,BOE(京东方)持续深耕以折叠为代表的高端市场,推出折叠屏、滑卷屏、全面屏等柔性显示解决方案,同时积极布局车载、IT等中尺寸创新应用,提升柔性AMOLED业务整体竞争力,目前已覆盖国内外众多头部终端品牌,全面展现了BOE(京东方)全球领先的技术实力和行业影响力。

2025年,BOE(京东方)将以更加亮眼的成绩实现企业高质经营和创新发展,在“屏之物联”发展战略指导下,牢牢把握全球AI技术发展浪潮,加速显示技术与物联网、数字技术及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强化面向新质生产力的前瞻引领力量,持续谱写行业高质发展的新篇章。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发布者:快科技

相关阅读

微信公众号
意见反馈 科技快报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