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已经接近尾声,谈起今年手机行业的发展,“全面屏”绝对是一个所有人都绕不开的词。从去年10月雷军首次提出这个概念到现在,仅用一年时间,全面屏已经从高端旗舰飞速普及到了千元手机上,让人不得不感叹这阵全面屏风潮来得实在太快。 全面屏逐渐为用户熟知 对于全面屏的兴起,百度搜索指数趋势给出了最直观的描绘:“全面屏”的搜索指数首次波峰出现在2016年10月末,彼时小米MIX概念手机发布,全面屏的这个词语被提出。 此后接近5个月的时间,全面屏的搜索指数一直处于“沉寂期”。直到3月末国行三星S8正式发布,全面屏的影响开始逐渐提升。 今年9月份,三星Note 8、小米MIX 2、vivo X20以及iPhone X的轮番上场将全面屏的搜索指数推向了最高潮。在这之后,OPPO、努比亚、金立、甚至是红米全面屏手机纷纷登场,全面屏的热度也开始居高不下。 全面屏手机销量上,知名数据调研机构GFK在已经发布的2017年Q3报告中预测,到2017年第四季度结束,中国手机市场全面屏手机的销量份额将会突破21%。 可以看出,一年的时间里,如今全面屏的普及程度以及市场对于全面屏的认可度,都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准。 各不相同的“全面屏” 从字面意义上来看,全面屏指的是正面全部为屏幕,屏占比接近100%的手机,不过,由于技术上的限制,目前还没有手机产品能够达到这样的标准。 而且,现下手机厂商们对于全面屏的理解也不尽相同。 目前市面上比较常见的全面屏手机大概可以分为四类:华为/vivo/OPPO/金立/一加等厂商的上下窄边设计全面屏、三星Note 8为代表的全视曲面屏、小米MIX 2为代表的无额头设计以及iPhone X为代表的异形全面屏。 上下窄边全面屏 相较之下,因为对于手机内部元器件排布影响最小,上下窄边+18:9比例全面屏设计最容易实现,因此选择此设计方案的厂商也更多。 而且,与传统屏幕类似的设计也让它对于屏幕的材质没有特殊要求,无论是传统LCD屏幕,还是OLED屏幕都能进行此类全面屏设计。而且如果采用LCD类显示屏,手机成本更容易控制,更容易向低价位普及。 全视曲面屏 三星S8/Note 8的全视曲面屏在整体设计上虽然与前者相同,不过因为在全面屏的基础上做了曲面设计,所以手机屏幕就限制在了OLED材质上面,原料价格也要更高,加上目前OLED的供货限制,现在只有三星的产品采用了此类设计。 无额头设计 作为全面屏概念的提出者,小米在全面屏方面要比上面这些厂商更为激进——除了采用窄下巴之外,还直接砍掉额头。以此来让手机屏幕视觉效果上更加接近真正的“全面屏”。 而这种不对称设计同样存在它的缺点,除了美感之外,小米还不得不在视觉效果和实用之间进行取舍:比如传统听筒还是悬臂梁式压电陶瓷,以及未来如何解决摄像头的问题。 异形全面屏 相比安卓阵营的各种解决方案,姗姗来迟的iPhone X所采用的异形全面屏显然更加接近全面屏的概念。 全面屏所带来的革新 值得注意的是,全面屏不仅让手机在视觉效果上的更进一步,对于手机硬件、交互方式甚至一些其他行业都会造成深远的影响。 生物识别技术 自2013年开始普及到现在,指纹识别已经成为了手机上的一项标配。在全面屏的驱动之下,手机厂商不得不对指纹识别进行重新的思索。 现下关于生物识别技术的主流声音集中在面容识别和屏内指纹上面。其中,横空出世的面容识别已经在iPhone X上被应用,据传,小米和OPPO也在发力面容识别,希望以此来去带指纹识别。 其他手机厂商则都在发力屏内指纹技术。本月,Synaptics宣布其光学屏下指纹技术已经开始量产,明年1月的CES上vivo采用该技术的手机将会正式亮相。有消息称,除了vivo之外,华为、三星、金立等厂商都在发力屏下指纹技术。 人机交互方式 另一方面,干掉实体指纹按键之后,原有的手机操作逻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