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在使用笔记本玩游戏时,玩了一段时间之后,帧数就会变得很低,导致非常卡顿,还有一种情况则是相同配置的电脑,你的跑分却不如人家的高。 其实导致我们的电脑性能下降的罪魁祸首就是你看不到的“两堵墙”,今天就来和大家说一说笔记本电脑的温度墙和功耗墙。 这“两堵墙”是什么? 有的朋友或许并没有听说过这两个词,下面就来为大家解释一下温度墙和功耗墙到底是什么。 温度墙: 其实从字面来看,也不难理解这两堵墙的定义,温度墙就是指预先设定的一个温度临界值,当芯片工作发热后,达到或超过这个临界值后,芯片就会进行降频,以此来降低发热量,在使用中的体现就是频率骤降而产生系统或游戏画面卡顿。 设置温度墙的目的其实是为了对芯片进行保护,防止它因为温度过高而烧毁,或者是导致系统死机。 这里使用处理器来说明,在封装规格中,我们可以看到一项“TJUNCTION”的参数,这就是处理器核心温度的临界值,当温度超过100度时,就会有一定风险。 但是对于设计笔记本的OEM来说,并不会以这个温度为标准,由于笔记本有着很高的集成度,而且是需要拿在手上来使用的,因此笔记本厂商预设的温度墙可能会远低于这个值。笔记本的散热设计越好时,也就越不容易触碰温度墙。 功耗墙: 相比于温度墙来说,功耗墙对笔记本的性能影响更大,它直接能够决定处理器或显卡的最大性能。 我们以目前轻薄本较为主流的i7-8550U来举例,从处理器性能规格上,可以看到标准的TDP为15W,还有两项参数是TDP-down和TDP-up,分别是10W和25W,这是给OEM可自行配置的热设计功耗范围,笔记本厂商所设定的TDP值,也就是这台电脑的功耗墙。 从跑分中就可以一目了然,虽然同样是i7-8550U处理器,但是两颗CPU在分数上差距非常大,左侧的处理器功耗运行在10W左右,而右侧的在25W左右,这就是由于功耗墙的不同而导致的性能差距。 只有移动端会出现这两堵墙吗? 对于温度墙来说,是一种为了保护芯片的机制,所以在桌面处理器上同样有着温度墙的限制,只不过台式机拥有着更强劲的散热能力,温度墙的阈值相比笔记本电脑来说会高出不少,而且在一般情况下也很难触及温度墙。 而功耗墙基本只存在于笔记本电脑上,在游戏本上存在功耗墙的原因是因为散热设计不佳或是用料缩水;在轻薄本上就不仅仅是散热水平的问题了,轻薄本需要对笔记本表面温度,续航时间和重量进行综合考量,因此功耗墙大多出现在轻薄本上。 如何才能“翻墙” 如果想要将温度墙的阈值提升,可以通过更新BIOS来实现,不过就算提升了温度墙,散热能力达不到的话同样是于事无补,不过可以通过一些手段,让笔记本尽量少地触及温度墙。下载一款名为ThrottleShop的软件,打开后点击下方的FIVR选项。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