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苹果还是三星,虽然保密工作在层层增加,但高关注度让他们的旗舰机在发布以前都显得无处循形。所以当正式看到S9系列以后,你并不能感受到它带来的“惊喜感”。 而作为三星“全视全面屏”手机第二代,Galaxy S9(以下简称S9)相比较S8升级了哪些,又适合哪些用户,可能是我们这篇上手需要说的。 一、外观:屏占比略高+指纹识别微调 严格意义上说,S9的屏占比S8更高些,保留了左右的曲面视觉无边框和顶部下巴设计,但是三星提供的说法是上下额头更窄。 不过从如今这个时间点看,只有“去掉额头下巴”似乎才是进一步升级,也因此,S9在正面基本和S8一致,只是看起来更细致,甚至虹膜传感器的开孔也更隐蔽些。 S9的背面相比S8来说仍旧是微调——镜头和指纹从横向排布变为竖向排布。好处显而易见,你的手指会在更舒适的位置解锁屏幕;对于一个高频操作,这一点小改动确实很实际。 尤其是对于6.2英寸的版本,我们去年在评价S8+的指纹解锁体验时给出的答案是,较难触摸到,今年则完全不必担心这个问题。 二、目前安卓阵营体验最好的面部识别 虽然没能如预期一般交出屏下指纹的答卷,但三星在S9上交出了更满意的面部识别,不过可能在这要给“面部识别”打上引号。 “虹膜识别需要扫描眼球,所以手机和眼睛保证一定距离和角度,实用起来难度较高;另一方面,人脸识别虽然只要镜头对准人脸就好;但自身仅靠前置镜头,对光线环境要求高。所以弱光下稳定性又差了很多。更尴尬的是,这两种方式虽然看似优缺点互补,但实际不能同时开启。” S9显然吸取了经验,或者说在技术解决上更为成熟。这代产品能够智能的判断什么场合下开启面部识别,什么时候开启眼镜的虹膜识别,并且不仅仅是根据光线做判断,诸如iPhone X那种戴口罩不能识别的时候,三星也会自动进行识别模式的调整。 这一点虽然看似是一个小改进,但背后是三星对传感器技术的多年探索。 三、似曾相识的拍照黑科技 曾几何时,三星曾经代表了安卓拍照的最高水准,但是近两年大有被其他厂商赶上的情况。 回头看S8虽然仍旧是安卓阵营的第一阵营,但在照片细节的表现力,尤其是弱光下照片比较“肉”的情况,成了块不大不小的短板。 所以这次三星加入了目前运用比较广泛的快速多帧合成技术,利用独有的全双核极速传感器技术瞬间合成12张照片,提高细节的表现力。也得益于全双核极速传感器,S9能完成960fps帧率的慢镜头播放。 对弱光下拍照的升级三星不仅仅倚靠多帧合成,还加入了硬件优化。在三星W2018这款两万余元的商务旗舰上三星的F1.5超大光圈完成了首秀,这次则轮到了消费机旗舰S9。 通过对测光环境的识别,三星会自动选择是否开启F1.5大光圈来提升进光量,并通过多张合成技术来拍出平时肉眼看不到的细节。 总而言之:“拍到肉眼看不到的”是这代三星给S9在拍照上下的定义。基于此更好的弱光效果、960fps慢摄具体效果如何,除了体验环节我们还需要在详细评测中做对比。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