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Web报道】3月23日消息,有关“大数据杀熟”的讨论波及了多家互联网企业。作为出行领域的代表,滴滴出行也因此被许多网友测试。今日下午,滴滴出行CTO张博在滴滴内网发表了题为《滴滴从未有过“大数据杀熟”,以前没有,以后也不会有》的帖子,对这一事件进行了回应。 张博在帖子中强调,“滴滴平台上不允许价格歧视,打车价格更不会因人、因设备、手机系统而异。创造用户价值是公司的价值观,也是我们做事的基本底线。滴滴从未有过任何“大数据杀熟”的行为,以前没有,以后也永远不会有。” 他表示,滴滴“预估价”是为乘客提供行前车费参考,会实时波动。而乘客最终支付的车费将根据行程真实状况标准计费。同时,张博帖子中罗列了造成“预估价”波动的主要原因。 “预估价”是根据乘客定位、实时路况、预估行驶里程、时长计算预估,并按照按秒实时刷新。这些变量都会影响预估价。用户所以进入预估价界面的时机不同,看到的结果也不同,哪怕一分钟内也会看到不同的预估价。 同时,用户发单时所处的网络环境不同也会影响预估价。即使同名的起点和终点,也会受GPS精度影响,最终经纬度坐标产生细小误差,从而影响预估价的估算。 此外,他也表示目前滴滴的产品在展示优惠券时确实做得不够明显,从而造成一些误解。滴滴产品团队会对这一点进行评估改进。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