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科技快报网 首页 科技快报 IT资讯 查看内容

银行屡屡“被黑”,操作系统国产化势在必行

2018-03-28 15:04:00 来自: 互联网

1.

一起波及上千中国人的客户信息外泄事件,让银行业的安全风险再度成为焦点。

5月8日,新加坡大华银行发布通告称,一名职员误入网络骗局,导致1166名中国籍客户的资料泄露,包括姓名、身份证明、手机号码和户头余额等。

这起事件是全球金融机构在网络化时代所面临的新风险的缩影。早在2019年,国外银行就发生过大规模的数据泄露事件,美国第七大商业银行“第一资本金融公司”遭到黑客入侵,超过1亿用户的个人信息被窃取,涉及姓名、地址、电话、出生日期和收入转账记录。

国内银行同样遭遇挑战。去年4月,一名黑客在“暗网”上兜售百万量级的客户信息,招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上海银行等国内多家商业银行卷入其中。

多家涉事银行随后回应称,相关售卖信息并不属实。但无论真假,这起事件已经损害了用户对于有关银行的信赖,银行也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另一方面,根据以往经验,当发生客户信息泄露事件时,银行通常需要提供补偿,以了结与消费者之间的诉讼。波及的用户越多,银行需要付出的代价越大。

每一条包含手机号、姓名、地址、身份证号的客户信息一旦被售卖,都会带来不可估计的危害。正因为如此,所有银行都把信息安全作为头等大事,而作为IT系统“底座”的操作系统又是重中之重。

与国外同行相比,中国金融业的信息安全形势更加复杂:目前,国内银行各个业务板块的操作系统仍然是国外产品占主导地位,存在预留后门等不可控风险。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安全问题,除了提高技术和管理能力外,关键的是要加速实现国产化,尤其是操作系统的国产化。

2.

一般而言,银行IT系统可划分为核心处理系统和外围操作系统两大部分,而这两块长期被国外厂商垄断。

目前,中国自主品牌正在逐步打开市场,站稳脚跟。

知情人士称,目前国内银行的如银行营业厅电脑搭载的系统,通常是深度定制的微软Windows XP或7系统。

不过,近年来随着以统信UOS为代表的国产操作系统的发展,国内产品正在打破银行业的传统印象,开始获得越来越多的用户认可和市场份额。

统信软件曾为某省级银行机构提供操作系统解决方案。作为中国人民银行的省级分支,该机构高度重视信息安全,迫切希望加强内部信息化建设的安全、自主、可控程度。

统信软件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推动操作系统国产化替代的过程中,除了要求提供更高级别的系统安全保护外,还要求统信UOS能够满足员工在互联网终端上的办公需求。

基于这些需求,统信软件进行了统信桌面操作系统V20的定制开发,满足用户实际应用环境和操作习惯,并采用crossover技术,可直接运行常用Windows软件,实现应用层面使用习惯的无缝迁移。此外,这款系统提供私有应用商店,方便用户发布经过认证的特定应用软件,拓展使用场景。

目前,统信软件已服务于多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商行等金融机构,基于统信UOS的产品与解决方案已在金融办公桌面系统、银行柜面终端等服务中实现应用。

3.

越来越多的国内银行青睐国产操作系统,大背景是国际形势巨变,操作系统国产化、核心软件自立自强的呼声日益高涨。

近年来,出于国家战略安全等方面的考量,国内政府采购把国产操作系统作为重点,包括金融在内的其他行业也在逐渐向国产系统迁移。国产操作系统迎来红利爆发期。

但更关键的是,国产操作系统历经多年发展后,正在逐步化解使用痛点,具备了不依靠政策输血、独立面对市场竞争的实力。以统信UOS为例,它围绕兼容性、易用性和软件生态等方面进行了专门优化,成为获得银行及其他行业客户认可的关键。

在软硬件兼容问题上,CPU适配是关键。统信软件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与龙芯、飞腾、申威、鲲鹏、兆芯、海光等芯片厂商深入合作,统信UOS已全面兼容主流处理器架构。

另一方面,统信UOS官方应用商店的软件数量和种类一直在快速增加,已经全面适配微信、企业微信、钉钉、金山WPS、金山词霸、搜狗输入法、福昕阅读器、百度网盘等常用软件,可应对绝大多数工作场景。

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超过2000家生态伙伴与统信UOS完成3万余款软硬件产品适配,涵盖办公、社交、开发工具、图像处理等类别。此外,国际知名外设厂商主动支持统信UOS生态建设,知名品牌常用主流型号基本全部适配。

目前,统信UOS已经积累一批忠实用户,2020 年累计装机超100万套;同时全线入围2020~21年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集中采购项目,政务市场占有率逐渐提高。

而在金融行业,国内外银行屡次“被黑”暴露出的安全风险,仍需要通过国产化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统信软件等国产厂商将有机会获得新的机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发布者:admin

相关阅读

微信公众号
意见反馈 科技快报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