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太保发布2017年年报。数据显示,在实现承保盈利基础上,太保产险业务发展速度回升,全年保险业务收入突破千亿,达1,046.14亿元,同比增长8.8%;其中非车险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3.9%,占比同比提升1.0个百分点达21.8%;农险实现原保费收入达34.05亿元,市场份额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太保产险综合成本率98.8%,同比优化0.4个百分点;其中,非车险综合成本率明显改善,同比下降10.0个百分点至99.6%;车险业务保持承保盈利,综合成本率为98.7%。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中国太保产险为加强自身的健康稳定发展,更好地服务于保险消费者,实行了一系列亮眼“转型”。 优化架构与风险自查双管齐下 2017年,中国太保产险在风险管理工作上着力于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和体系和增强风险透析能力。为此,太保产险一方面积极优化并完善公司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另一方面在落实落细监管和集团要求前提下,组织开展了“整治违法违规行为、全面加强风险防控”专项自查工作,对重点领域(信用保证保险、互联网保险等新型业务风险)进行专项评估。针对产险公司中的九大重点风险,太保产险设定专项防控任务方案,将重点关注的风险和防控逐一细化分解至相关业务部门,真正将落实工作做到稳准狠。2017年,公司SARMRA评估获得保监会免检,是主要同业中唯一免检的公司。 科技赋能打造理赔服务极致体验 “理赔难”一向是保险业务被市场诟病的一大痛点,如何解决处理手续繁琐、赔付周期冗长是保险公司赔付流程工作的重点。中国太保的车险理赔服务品牌“太好赔”就直击了这一痛点,使车险理赔变得简单、方便、快捷、透明。“太好赔”充分发挥科技赋能优势,实现了线上预约、微信定损以及线上获取维修进度及车辆定位的功能。 数据显示,“太好赔”推出以来,在中国太保产险覆盖全国的41家分公司落地生根,上万名太保理赔员齐心协力,让每天超过2万名客户享受到了极致服务体验。并且,在车险理赔周期的缩短上也取得显著成效。2017年,中国太保车险案均报案支付周期达到10.8天,同比缩短6.1天,在行业内处于领先水平。 海外业务为“一带一路”保驾护航 面对新的市场机遇和挑战,2017年中国太保产险在非车条线架构改革中新成立海外业务部。海外业务部在成立首年就展开了一系列的创新行动,包括通过分入业务保费和费用的内部回计;突破再保合约瓶颈,为“一带一路”海外业务提供更大的承保能力;在京举办业内首届海外业务“一带一路”对接会;首创“海外无忧”境外人员系列人身保险产品;整合战略合作伙伴和各级分支机构的资源和优势;成功开具业内首张海外业务国际信用证等。 通过在海外业务上的不断创新,中国太保产险一举承保海尔在泰国的资产,而且通过再保协议有力支持了“一带一路”海外业务的拓展和海外业务合作网络,参与承保了一批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项目。近年来,中国太保为“一带一路”倡议提供累计超过5,000亿元的保险保障,2017年,中国太保产险海外业务保费增幅达68%。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