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新手机发布会扎堆 但是突破电池瓶颈的没有几家
智能手机厂商们针对这个问题,现在主要有两个方向的解决方式,一种就是在充电方式上做文章,一种就是想办法增加电池的容量。 第一种方式,在充电上做文章的,除了之前风靡一时几乎是智能手机标配的移动充电宝之外,还有在快充技术、无线充电技术上的突破。从2014年开始,各厂商就不断的推出快充技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技术有高通的Quick Charge2.0,联发科技的Pump Express,还有OPPO VOOC。大家耳熟能详的OPPO的充电5分钟,通话2小时就是主打快充技术作为亮眼卖点,来推手机。苹果还被传说会让iPhone配置长距离无线充电。 第二种方式,通过不停的技术突破去扩大电池的物理容量。华为、三星和苹果都一直在推进中。但是这块目前进展缓慢。目前可以投入生产的,石墨稀电池算是一种,但是它的基本原理也就是把原本做电极的石墨换成石墨烯,来增大锂离子的容纳量。 去年3月,我国就推出了全球首批石墨烯量产手机影驰“SETTLER α(开拓者α)”。工信部也同时表态,将出台石墨烯专项行动计划,对石墨烯产业重点扶持,石墨烯产业化进程将加快。预计未来5年到10年全球石墨烯产业化规模将超过1000亿元。 但是石墨稀电池这个方向也存在一个问题,就是价格很贵。石墨烯应用到锂电池中,主要在两个地方起到作用,一个是一是导电剂,二是可能做电极嵌锂材料。和传统的论吨卖的导电碳和石墨相比,论克卖的石墨烯的价格可以说是昂贵。要是真的广泛应用到手机电池中,那么手机的造价光电池就要大幅上涨;而且石墨烯在量化生产方面也存在一定的技术难度,对于动不动就是几千万出货量的手机厂商来说,换用石墨烯电池不现实。所以我们也可以看到,像是三星,松下,LG等企业,关于石墨烯的专利大多数是布局在柔性器件半导体显示屏等方面,在电池方面的专利只占少数。 但是我们需要超大容量的手机电池,而且这种电池是可以快速充放电并且能够便携小巧的,保存时间足够长,寿命足够长,可靠性足够高,成本足够低,效率足够高,带来的额外比如环境等影响足够小,还要能够大量生产,要满足如此多的条件难度太大。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