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柳冠中:红点奖是骗中国人钱!红点奖官方回应:都是自愿的) 近日,柳冠中先生在一次访谈时说到“红点奖是商业机构来骗中国人钱的”,红点奖官方今天做出回应,本平台对此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具体详情如下: 文章:柳冠中“红点奖是商业机构来骗中国人钱” 原文如下: 柳冠中被誉为“中国工业设计之父”,是中国第一个工业设计系的创始人。他创立“事理学”,坚持实事求是,用设计改变生活。他倡导“服务设计”,把设计从工业上升到社会,又立足设计,把目光投向国家发展与民族命运。 红点奖骗中国人钱 源自德国的红点奖,是世界知名设计创意竞赛中最大最有影响力的大奖赛之一,与“IF设计奖”、“IDEA奖”并成为世界三大设计奖。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大赛中获得了奖项,而德国红点奖机构也于2015年在中国设立“中国好设计奖”,简称CGD(China Good Design),是针对中国的全新国际化设计奖项。 但柳冠中教授认为,红点奖、IF奖等设计大奖中有中国的获奖产品并不能证明中国设计正在崛起,“红点奖、IF奖纯粹是商业机构来骗中国人钱。”他指出,红点奖在被承包给商业机构之后就成了一种商业炒作,在德国失去市场便来到中国开设,尽管一年中在中国的获奖作品有上千件,但从报名到参加评审,再到复审和展览,这些过程中都要支付费用,目的就显而易见。 “它是生意,德国人自己说了红点奖在德国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到中国正是冉冉上升,什么中国设计的奥斯卡奖,中国这点真是丢人。”柳冠中教授直言。 他提到,一些政府部门在抬高红点奖的地位,比如在河北省,政府给拿到红点奖的单位和个人30万元奖金,但事实上在中国拿到过红点奖的学校和设计公司已经很多了,并不稀奇。“中国设计上的进步不需要用红点奖去承认,即使不参加红点奖,中国设计也依然进步了。而我们不能因为中国红点奖多了就说明中国已经进入到世界设计的领先行列了,因为红点奖、IF奖全都是商业机构在操作。” 中国最后一个阵地——设计 柳冠中教授指出,红点奖之类的奖项进入中国,在中国建立网络,说明中国的最后一个阵地——设计,就要被外国人占据了。中国的制造已经被外国垄断了很多,现在,启发中国人自己创造力的设计又要被外国人牵着鼻子走。 据他介绍,红点奖在要进驻中国时,向当地政府提出要求一年300万欧元的支持和1000平米的经营区域,并且政府不得干涉,宁波等地政府拒绝了,而最终厦门政府满足了他们提出的条件。当时红点奖展览和海峡两岸设计展同时进行,厦门市领导参与了红点奖的开幕典礼,却没有参与中国自己办的展览。 “大前年红点奖评奖,我们提名高铁应该获奖,你知道外国人怎么表现?外国人走过来看根本不信的,认为你只是一个涂装。而我们的一些中国评委居然就跟着一块说同意。我就站在那儿不干了,说高铁给中国人带来了交通方式的一个革命,它的意义绝对不是一个涂装的问题,不是一个造型问题,这时候德国人才不说话了,外国人才不说话了。”柳冠中教授说。 “他们硬要把另一个作品评成金奖,就是一个葡萄酒瓶子,上面有一个领结扣上去,马上能知道葡萄酒里面的温度,因为法国的文化是葡萄酒,葡萄酒存放讲究室温,不能比室温高,也不能比室温低,所以他说这个东西特别好,应该评金奖,我说它可以得奖,但是绝对不是金奖,我说中国的高铁必须得金奖,跟他们辩论,终于把中国高铁金奖争取来了。” 柳冠中教授认为,高铁和酒瓶上的领结之间的抉择,不是技术问题,是战略问题。评奖的目的是评方向,不清楚这一点只能怪中国人自己。政府给外国奖项特殊的优惠政策,抬高这些奖项的价值,体现出一些中国人总认为外国人的东西更强的心态,的确,外国人有先进的地方,但这并不等于中国没有国格。 图片来源:中国评论网 评奖不是最终的目的 柳冠中教授介绍,中国也有大量自己的工业设计大奖,比如,北京有北京红星奖,广东有广东省长杯,浙江有浙江省长杯,山东有山东省长杯,河北有河北省长杯,还有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