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争夺白热化阶段 中国通讯科技让美国都害怕 争夺5G 彭博分析师Shelly Banjo认为,美国政府对中兴长达七年的直接禁购给予了中方更充足的理由来加大科技投入,进而将加快中美两国在科技领域的进一步竞争。 5G仍然是美国对中国进行限制的出发点,一位分析师向本报表示,除了被CFIUS“点名”并已在美国遭遇多项挫折的华为之外,中兴也在5G战争的前沿。 仅在2017年,中兴就曾在5G领域取得过多项重要突破。2月,中兴发布了5G全系列预商用基站,并首发基于IP+光的5G承载方案Flexhual;10月,中兴又与意大利Wind Tre和Open Fiber合作,启动了欧洲首个5G预商用网络;12月,中兴推出了基于服务化架构的5G核心产品。 3月被美国政府叫停的博通/高通并购案的一处细节曾透露出美国政府在5G领域对来自中国企业的挑战的担忧。在高通方面公布的一份CFIUS于3月6日写给博通和高通双方的信件中,CFIUS曾解释称,其干涉此次并购的主要原因在于担心该并购会削弱高通的竞争力,使得华为等中国公司在5G标准制定上的影响力扩大。 CFIUS在信中表示,在3G和4G时代,高通均为规则制定上的领导者,而这些优势也使得高通在5G科技发展和标准制定上依然居于领先地位,而5G标准的制定将显著的影响到美国“国家安全”。 “这至关重要,因为一个被削弱的高通将留给中国一个空间,其可以拓展自己在5G标准制定进程中的影响力。作为其搭建5G科技的努力的一部分,包括华为在内的中国企业,已在5G标准化工作中提升了他们的参与度。” 信中写道,“考虑到关于华为和其他中国通讯行业公司相关的、众所周知的国家安全隐忧,中国如在5G领域取得支配地位将对美国国家安全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 市场普遍认为,美国制裁中兴后,中国对芯片、人工智能、5G的投入力度将进一步加强。 上述分析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2016年华为Polar编码方案入选5G短码信令标准,为中国在通信编码基础上站稳脚步,而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确定5G eMBB场景之通道编码技术方案采用Polar码作为控制通道方案,对于中国业者来说,唯有当选采用方案后,才能为自己在产业发展上占有关键角色,未来对于投入芯片、零组件、设备也更加有优势,即产品研发更具先发影响力。 加上华为将推出5G芯片,逐步突破核心芯片、高频器件等关键环节(未来将逐步掌握5G终端、芯片、元器件等),有利于支援5G技术发展与产业生态链建立。 首页<上一页1234下一页>尾页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