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大脑震撼发布 回顾李彦宏的AI情怀之路
●2014年:将相齐全,大胆试水 2014年是百度在人工智能领域大胆试水的一年,不仅大力研究底层基础技术,同时先后推出多款消费级产品。 百度在这一年主要有三个维度的投入: 消费级产品层面:推出BaiduEye、百度魔镜、百度无人驾驶汽车、百度识图、小度机器人、DuBike、百度筷搜等产品。 基础技术层面:在语音识别、图像识别、深度学习、运动捕捉等基础技术方向进行深入研究。 生态层面:先后开放语音、图像等人工智能相关技术,吸引第三方软硬件开发者接入其中,打造AI生态链。同时积极布局海外的智能硬件平台。 2014年1月,IDL启动“少帅计划” 为了吸引更多年轻的技术天才,百度推出“少帅计划”。该计划主要针对30岁以下的优秀人工智能技术人才的甄选和培养。首批“少帅计划”设有9个名额,入选“少帅计划”的人员可直接拿到百度T9至T10的职级,年薪百万元人民币起步,上不封顶。此外,少帅们如果通过3年考核即有机会获得“百度天使投资”,并全权带领20-30人团队,独立领导创新项目。 2014年5月,吴恩达重磅加入,百度硅谷人工智能实验室正式成立 2013年4月百度就在硅谷成立了人工智能实验室,但由于缺少一名领导者,该实验室长期处于停滞状态。13个月后,百度引入世界顶级人工智能专家吴恩达(AndrewNg)出任百度首席科学家,全面领导百度研究院。(百度研究院包括三大实验室:硅谷人工智能实验室、北京深度学习实验室(原深度学习研究院)和北京大数据实验室。)同时宣布硅谷人工智能实验室正式成立。 2014年9月,涉足自动驾驶、发布大数据平台 2012年谷歌无人首次亮相,震惊科技界。两年后百度与宝马签署合作协议,开始着手布局自动化驾驶。其中,百度的三维地图及相关数据服务融入宝马的车辆导航系统中,为自动驾驶汽车提供技术支撑。与此同时,百度发布整合了大数据、百度地图LBS的智慧商业平台,为各行业提供大数据解决方案。 2014年12月,深度语音系统Deep Speech发布 2014年底,百度研发出突破性产品:深度语音系统Deep Speech,在特定环境下的语音识别准确率上超过了苹果、谷歌的产品。Deep Speech在嘈杂环境中的表现好于同类技术,如汽车内或人群中。Deep Speech在饭店等嘈杂环境下能够实现将近81%的辨识准确率。而其他的商业版语音识别API,包括Bing、Google以及Wit.AI等的最高识别率只有65%。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