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有人叫我帮忙推荐相机,说实话这种事情我是打心眼儿里拒绝的,相机这种东西是很主观的,是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的,我认为好的你未必认为好,你认为好看的我未必就喜欢。 而且这么多种品牌这么多种型号,都能把人眼给看花了,说实话我是认为很多型号推出的意义就是换个壳加个无关痛痒的设计刺激一下销量,但是不得不说厂商这一招玩的很好。 不过我倒是能谈谈我对相机的一些看法,也许能够帮助你根据你的需求选择你喜欢的相机。
胶片相机自不用多说,我之前也说过很多,无非就是选择一个系统,然后在这个系统内选择自己喜欢的相机。 今天来简单谈一谈数码相机。
到底是应该买 APS-C 甚至是更小的 M43 画幅,还是全画幅相机?无疑 APS-C 画幅相对于全画幅来说是有价格优势的,但是相对来说,除了一些定位高端的机型,大部分的 APS-C 画幅相机都是作为入门机型来定义的,在功能设置上可能会比较基础,尽管如此,也足够很多初学者日常使用。 如果要说全画幅的优势,虽然说全画幅必然会提供给我们更好的画质,但是如果说并不是想要打印出超大幅面的照片,而单纯只是在屏幕上来看照片,或者仅仅只是打印日常家用大小的照片的话,画质上其实可以忽略不计。全幅最大的优势在对于高感的控制,由于幅面更大,在同一解像度下,较大画幅的感光元件的像素密度相对于较小画幅要低,可以让传感器制造厂商在电子线路方面有更多的空间,所以大画幅相对于小画幅在高 ISO 的情况下会有较好的表现。 当然这个比较也是建立在相对应的基础上的,你不能拿 2018 年出的 APS-C 传感器和 2008 年出的全幅传感器来比,科学永远是进步的,其实现在大部分的小幅面传感器的高感的控制对于我们大众来说已经足够出色可以接受了。 另外有些人说全画幅可以拍出更浅的景深,其实这个虽然是跟幅面有点关系,但其实并不完全是因为幅面,拍出浅景深的原因是因为浅景深的控制要素之一——焦距——的关系。在同等焦距视角下,比方说 75mm,全画幅就是 75mm 的镜头,而 APS-C 画幅的等效 75mm 视角的实际焦距只有 50mm,全画幅的实际焦距较长,自然也就能拍出更浅的景深了。
至于到底是选择单反还是无反,我觉得没有那么重要,虽然现在无反的势头很凶,但是短时间内,单反市场还不至于被无反给颠覆,主要还是由于现阶段来说,生产高端无反的厂商还是太少,虽然最近尼康官方表态,明年春天要推出全幅无反,不过尼康这个态度都表了好几年了,尽管没有官方认可,但是总是不停有小道消息说尼康要出全幅无反,听多了也就无所谓了。佳能倒是正儿八经的在布局无反市场了,因为谁都看出了无反的潜力。 有些单反党,就是见不得无反,我经常看一些摄影网站,只要一出无反的新闻,单反党就在下面评论里那个骂哟,酸的不得了,要多难看有多难看。不就是一台相机嘛,你喜欢什么你用不就得了,干嘛要说别人的不好。你说好也没看你拍出好照片,你说不好的倒是不断有佳作。 其实都是心态和性格使然。 我的态度很简单,我喜欢的,我一定会认为好,我就会去用,我不喜欢的,只是因为我不喜欢,并不能代表那个产品不好。 有些人用口袋机拍照成了大师,有些人买了几十万的设备也只能穿上马甲拎着板凳去公园拍麻雀。一张好照片重要的是内容,影响内容的永远是拿相机的那个人。
单反相对于无反的一个优势在于电池寿命,由于无反相机使用需要使用电子取景器取景,为了保证电子取景器的稳定输出需要保证稳定的功率,尤其是对于那些高分辨率的 EVF,而单反相机的反光板直接取景就避免了电子取景器的大功率耗电,而且单反相机的大体积的结构也有助于设计更大容量的电池。但是最近的大法三代 α7 都更换了电池增加了续航,也让我们看到无反在这方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