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次关系到未来中国半导体行业发展的“合作”。 上周,一则简短而“有力”的消息传来,ARM中国合资公司已于4月底正式运营,中方投资者占股51%,ARM占股49%,这家新公司将接管ARM在国内的所有业务。考虑到上个月国内因为某兴事件才全国沸腾了一番,此时开始正式运营,可谓一个“完美时机”。 那么究竟全球半导体“隐形巨头”ARM为什么会接受中资注入、成立合资公司?这件事对于中国的半导体行业来说又意味如何?今天我们就来简单聊聊。 合资的6个实际情况 ▲此前流出的ARM中国集资PPT 1、“中资”注入确有其事 ARM中国分公司,之前为ARM英国母公司独资,通过“中资注入”,已经变为合资公司。双方持股比例为:中方51%、ARM 49%。 ▲此前流出的ARM中国集资PPT 2、ARM中国和ARM母公司的新关系? ARM最关键的相关专利,均集中在ARM母公司手上,被注资的ARM中国分公司没有直接拥有这些专利的所有权。据作者了解,ARM中国原有的高层都是华人,而且都服务很长时间,团队相对稳定,估计注资将不会影响ARM中国的实际运营。 但之后与中国相关的所有业务,将由ARM中国来开展,中国合资公司将“自负盈亏”。 另据虎嗅从知情人士了解到的情况,未来ARM中国方面研发的技术产权将留在合资公司。 ▲ARM中国官网 3、新ARM中国的公司目标 只要打开ARM中国的新首页,你就会看到这样两段话: 安谋科技(中国)有限公司依托ARM世界领先的生态系统资源与技术优势,立足本土创新与中国合作伙伴共同成长,安谋科技(中国)有限公司致力于成为中国集成电路核心知识产权开发与服务平台,支持并推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 作为ARM公司在中国IP业务的总部,安谋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将向总部设在中国的合作伙伴开展集成电路知识产权(IP)的授权与技术服务;并结合中国市场需求自主研发基于ARM技术的IP与标准,赋能中国智能科技创新。 ▲ARM中国官网招聘信息 4、ARM中国已经正式开启招聘 ARM中国的新网站已经添加了官方的社会招聘入口,并且是应届、实习、社会三大渠道同时招聘。其中规格最高的社会招聘,一口气列出了37个职位,涵盖了CPU、GPU、IoT、AI、软件等多个方向。 5、并非“ARM mini China” 在之前的诸多报道中,有一个“ARM mini China”的代号被经常提起,甚至有媒体称它为新公司的名称,但这些说法都是不对的。 虎嗅从知情人士处了解到的真实情况是:“‘ARM mini China’(ARM独立的小中国分公司)肯定不对,只是曾经提过‘China mini ARM’(中国的小ARM)。” 6、无论合资是否成功,ARM都对中国市场“势在必得” “中资注入”并非ARM进军中国的“起点”,ARM已经在中国做了一系列部署,合资只是顺水推舟的一件事。 说完6个必须了解的情况,我们再来详细说下ARM早已启动的“中国野心”,以及这一事件的意义。 ARM“中国布局”早已启动 虽然ARM在中国相当低调,但ARM在中国的很多“动作”,实际上都能在公开资料中找到。 以此次将被注资的ARM中国主体为例,其正式名称为“安谋科技(中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安谋中国’)”,2017年9月更名之前叫“安谋电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不过目前其各种工商注册信息中,“中资注入”的事实暂时还没有体现,股东方面依旧是ARM母公司:ARM Limited。 除了名字加入“中国”之外,ARM在中国的“布局”还包括另外3个方向,包括孵化器、投资管理平台和产业基金。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