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之前,先问问这个让我纠结了很久的问题: “你会多久更新一次 Soundbar?” Soundbar 和便携式音频设备不一样,大部分用户其实都是在新屋入伙或者购置新电视的时候会购买 Soundbar。 当然也有用户会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更新它的 Soundbar,但这个需求一般出现在大幅度的规格更新时。很少人会无缘无故更新 Soundbar,也很少一般用户会觉得自己的 Soundbar 不够用。 可能,现在大家都是一个这样的状态。或者你会像笔者我一样,每个月都去追新发布的播放器,但未必会每隔几个月或半年内换一台 Soundbar。 话是这么说,用户买买买的情绪不算高涨,但厂商们的开发热情可从未止步。 在 Dolby Atmos 全景声全面推进的大环境下,家用音频厂商在这方面的下注也比之前积极了。之前才刚刚捣鼓完小体积 Soundbar 的索尼,也趁着这股新热潮推出了两款支持 Dolby Atmos 的 Soundbar,HT-Z9F 和 HT-X9000F。 作为索尼的“常规”产品,HT-Z9F 和 HT-X9000F 均搭载了最新版的 S-Force Pro 前置虚拟环绕技术和 VERTICAL SURROUND ENGINE 垂直环绕引擎,两款产品均支持 DTS:X、ARC 连接和 7.1.2 Dolby Atmos 全景声。结合售价来看,这两款产品确实挺适合初想尝试 Dolby Atmos 的用户。 当然,索尼这次的套路也跟之前 Minibar 一样。 HT-X9000F 虽然和 HT-Z9F 具备相似的属性,但两者碍于价格和定位上的差异,索尼在配置方面还会有些取舍。如果要体验到索尼整套 Soundbar 技术全家桶,那处于“加点钱”位置的 HT-Z9F 会是更好的选择。 当外观是三层口感不一的汉堡… 从命名来看,包含了 Z 和 9 这两个关键字的 HT-Z9F,理应站在更高的定位上。而索尼把这个信号,融入到外观设计上。 HT-Z9F 用的标准尺寸的机身设计,正面用上了金属拉丝面板,面板上放置了三个 46mm 云母振膜扬声器。 除了扬声器,正面还有一个小型屏幕。这个屏幕旁边的黑色区域包含了遥控的红外接收器,屏幕则用来显示 HT-Z9F 目前的链接状态。 Soundbar 主体的底部会有少部分突出,但当用户装上金属虑声网之后就会遮盖这个部分,变成一款方方正正的纤细 Soundbar。 索尼把机身上方也分割成两个部分,印上 SONY 标志的部分用上了钢琴烤漆处理,亮面的质感很讨好眼睛也能带来高端的质感,就是比较不耐脏,怕脏的同时也怕刮损。 后面的部分则是颗粒感处理区域,这种手感其实在索尼近些年的高端相机中也有,摸上去其实还有点熟悉的感觉。 此外,索尼把触控按键做到了这个部分上,这里包括音量控制、蓝牙控制、输入切换、播放控制这几个按键,方便用户在不用遥控的前提下也可以操作。 和之前体验的 Minibar 不同,HT-Z9F 这次并没有在这里加入 NFC 模块。 HT-Z9F 的底部是一个金属固定框架,框架上有一些固定机身的防滑块。这些防滑块非常稳固,放稳之后要重新拿起来也需要些力气,这样就能减少机身多余震动对播放的影响。 低音炮单元采用了无线的设计,免去了连接走线的烦恼。虽然不能像 HT-MT 系列那样横着摆放,但这个体积也不算太过阻碍地方。搭载 160mm 口径单元的低音炮,箱体用上了木质材料,主要是为了低频输出。本身也有足够的重量,目的也是跟上文提到的防滑块类似。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