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科技快报网 首页 科技快报 业界资讯 查看内容

联想常程披露未来手机四大关键词:屏幕、AI、区块链、5G

2018-06-15 09:31:00 来自: 科技快报网

6月14日,在亚洲消费电子展(CES Asia 2018)论坛上,联想中国战略及新业务拓展副总裁阿不力克木·阿不力米提、联想集团副总裁兼手机业务中国区业务负责人常程分别以“点燃智能物联时代”和“智能手机下一个五年”发表主题演讲,面向公众介绍联想的战略愿景及落地规划,这是继联想中国确立“智慧联想 服务中国”战略愿景后,首次详细披露智能物联业务具体推进思路和规划,受到行业和媒体的广泛关注。

联想中国战略及新业务拓展副总裁阿不力克木·阿不力米提发表演讲

联想集团副总裁兼手机业务中国区业务负责人常程发表演讲

“智慧联想 服务中国”战略愿景落地,两大转型进展顺利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国市场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很多领域超越甚至领先全球。联想作为国内科技创新的领先品牌,去年正式提出“智慧联想 服务中国”的战略愿景,包括回归和转型两层含义。第一层是回归,联想在国际化道路成功后,决定回归中国并深耕细作市场。第二层是转型,联想决定从过去的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型,从设备制造商向智能产品、方案和服务提供商转型。

联想归纳了转型四大赛道,即智能物联、智慧行业、智慧服务和智慧渠道。其中,“开放”和“体验”是智能物联业务的两个重要关键词。

提升用户体验才是引爆智能物联的关键点

联想中国战略及新业务拓展副总裁阿木先生在演讲中提到:“PC和操作系统的突然成熟,推动了整个产业的一次大升级,智能手机时代的移动互联体验,以一种浓缩式的产品在全球巨头引领下突然加速增长。这个产业做了这么多的尝试,怎么样能够点燃智能物联的时代,让它不再是产业链的狂欢,让它真正能成为用户的、客户的狂欢。智能物联已经进入爆发的前夜,我们需要一根火柴划燃,并且照亮整个智能物联的世界,而引爆的助燃剂是‘用户体验’”。

为了提升“用户体验”,联想着手打造开放的连接体系。联想通过建立SIoT云平台,围绕消费用户和商用客户2类服务对象,深度挖掘体验痛点,通过智选设备、赋能设备和自研设备3类产品为客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同时,联想通过“设备+云+服务”的方式打造产品,使产品具有天然的服务属性,不仅包括基于设备的服务,还包括基于云的内容和应用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联想在产品、渠道、服务、AI、生态方面,通过五大赋能原力推动建立SIoT开放生态平台。设计能力方面,联想拥有全球一流的工业设计团队。在供应链方面,联想拥有全球一流的品质管控经验和智能供应链管理能力。联想不仅在全球设立三大研发中心,每年的采购规模超过2000亿,具备强大的产品赋能原力。

据官方数据显示,联想不仅在全国有10000家线下门店、80000家商用服务商, 而且在2400多家线下服务站拥有10000多名专业客服人员。此外,联想拥有全球顶级人工智能专家和全球领先的超强算数,并且拥有中国最大的制造企业数据集群,每天处理的数据超过150亿条。

更值得关注的是,联想致力于打造一个开放的SIoT生态。联想SIoT生态不仅是自成体系,而且上下游合作伙伴都可以开放接入互联互通。联想阿木先生还向合作伙伴发出诚挚的邀请,一方面是邀请所有的硬件开发者加入联想SIoT赋能平台,能够快速场景化的交付物联设备,让用户不仅买了而且能够持续用;第二个方面,邀请所有的设备制造商加入开放的联想智选平台,接入销售、服务和运营网络;第三个方面,邀请芯片、模组、渠道、内容服务等厂商加入开放的联想SIoT合作社,按场景互联互通交付越来越多的体验式的产品和服务。

屏幕、AI、区块链、5G成手机四大关键词

联想集团副总裁兼手机业务中国区业务负责人常程在论坛演讲中表示:“要想预测未来三到五年的产品发展趋势,一定要关注用户的需求和技术的发展,洞察用户端需求和技术端痛点,将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用户的需求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未来5年,屏幕、AI、区块链、5G将会是智能手机的四个关键词。智能手机将作为智能物联时代的核心设备,将起到关键作用。智能手机是联想智能物联的重要引擎之一,也是联想重点投入深厚技术储备的业务板块。”

根据《2018年互联网趋势报告》,从2008年到2017年,用户花在手机上的时间在九年内大概翻了十倍。此外,4G时代手机屏幕的清晰度在过去几年提升400%,屏幕作为手机体验的重要部分,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也将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发布者:科技快报网

相关阅读

微信公众号
意见反馈 科技快报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