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在线教育圈粉无数的“孤独的阅读者”名师黄河清,作为沪江CCtalk上的明星网师,日前撰文回顾自己教育创业的经历,并就在线教育的前景三度发问————为什么做教育、该做什么样的教育、教育与商业如何平衡。 成立于2014年的孤独的阅读者,立足于学习西方人文学术经典,对标英美大学,让社群学生“搭建知识结构,重塑思辨体系,顺手灭掉英文”。 创始人葛旭、黄河清、白云,致力于打破精英教育壁垒,使所有人可以在家中接受世界顶级教育。 自2017年5月入驻CCtalk以来,年度营收超过千万,一年内聚拢了一万多名付费学员,其中超3000名学员付费达5000元以上。 黄河清毕业于北京大学,后留学于法国,获得ESCP欧洲高等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硕士学位。两度弃商从教,最终倾心于在线教育领域。光环加身的黄河清在自己的“三问”中,有对自我的反思,有对沪江CCtalk平台和伙伴的认可,更多的还是满满的干货分享。 CCtalk首页的“孤阅”课程 全文如下: 不管何时何地,人总向往着自由。 身体虽总被空间所局限,但人的精神却总可以在过去、现在与未来间游弋。而那些孤独的时分,人的精神更是会搭上快车,恍如在短短几个瞬间里就能承担所有过去与未来的业障因果。在这样无拘无束的旅程里,那些令人愉悦的畅想,便成为这一瞬傻笑的眼角,稍纵即逝,而那些使人焦虑的烦恼,则会变成萦绕心头散不去的梦魇,让我们在每个深夜辗转反侧。 于是在这些时分,人便对自己发问,在心里呐喊出一个个寻常问不出口的问题。而后半夜里起身,对着冰凉的月色将自己逼到死角去寻找答案。毕竟那些夜里只有自己,而死角,则是退无可退的地方。于是在那样的情境下所获得的答案,无论多匪夷所思,无论多痛彻心扉,也都更接近真理,接近属于我们自己的真理。 我不是什么圣贤大儒,人生里自也常经历这样的苦痛时分,那些曾在深夜折磨我的问题,有些我找着了答案,有些没有。那些未曾有解的,我依旧在追寻,而那些我在阵痛后豁然开朗的,则直到今天都还一直影响着我的选择和人生的走向。所以我想,偶尔也动动笔,把它们记下来,偶尔看看,便能在迷茫时为自己点盏烛火,在苦痛时为自己减些忧愁,也在邪门歪道群魔乱舞时为自己掸去初心上无意间沾染的灰尘。而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是我问过自己的三个有关教育,也有关于认识自己的问题。 第一问:为什么做教育? 从小我们便被教导要树立伟大的理想,可我们越长大,却越怕细细思索未来。因为在那些伟大的梦想面前,现实总让人觉得自己如此卑微。彼时我留学归来,正在一家世界顶级外企做管培,每天要做的工作有两件:重复前一天的工作,和假装很开心。仔细想想,那是份蛮值得吹嘘的工作,直到今天都还得花些力气跟新认识的朋友解释为什么我当年要选择辞职。毕竟当家人、亲戚、朋友、同学、甚至不认识你的人都众口一词地觉得这份工作还蛮不错的时候,你又有什么权利去说自己过得不好呢? 可我真的过得很不好,入职的两个月瘦了接近二十斤,不太想和别人聊起我的工作,甚至拒绝了所有“想去你工作的地方看看”的要求。于是在一个个睡不着觉的夜晚,我一遍遍地问自己:你为什么要做现在这份工作?你明明不开心为什么要坚持? 这时心里总会有个声音大义凛然地说:因为大家都觉得这是份好工作,公司也足够重视你,你会有很好的前景,你的痛苦只是矫情! 而心里有一个怯懦的声音则在说:可这份工作本身没有意义呀,你还记得你曾在自己的日记本扉页偷偷写下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盛世开天平”吗? 随着工作日复一日的消磨,我一度以为自己再也听不到那个怯懦的声音了,我开始觉得自己已经相信那些大义凛然的说法……直到有天深夜,在我又一次睡不着的时候,微信突然闪了一下。发来的消息很短:“我这个学期拿了全A,我爸奖了我一辆新车,真的很开心,谢谢你!”我茫然,想了半天也没想起这是谁。彼时我离开讲台已经两年有余,当年的学生早都各自翱翔,大部分都断了联系。 “不敢不敢,你是……?“我回。 “哈哈,老师你不记得我啦,托福第一次考了27分的,我爸妈把我一个人扔在北京说不要我了的,想起来了吗?” “是你!”我刚想回,微信语音就打了过来,熟悉的声音响起,我们又如两年前一般有一搭没一搭地聊了起来。 那该是我到法国留学前带的最后一个学生。那年少年高考临近的时候正碰上父母离异,心态没能调整过来于是高考成绩一落千丈,原本可以冲击一本的成绩,最终连二流大学都只够得上末尾。父母失望之极下决定把他送出国读本科,结果第一次托福考了27分,而成绩出来的时候父母又正好卡在财产分割的档口,谁也不想管这个孩子,就给了他一笔钱把他扔到了北京,让他自己努力。那时我正在新东方教书,课余也带些1对1的学生,这学生本不该我带,毕竟科目不对,我是教GMAT的,可忘了最终不知怎么阴差阳错就落在了我手里……那是我教过最痛苦的学生: 首先,他对这整件事情毫无兴趣,因为他觉得之所以出国是父母都不想要他了; 其次,他的英语底子让我感觉是负的,他对英语整套语法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完整的、错误的理解,还不听劝; 最后,他在北京没有朋友,整个人精神状态都很差,更别说正经学习了。 因此很快我就放弃了传统的英语或者说托福教学法——实在教不能,我教得痛苦,他接受也很困难。我发现唯一他还能感兴趣的就是看美剧,于是就对他说,不然别管什么托福考试了,我们来演美剧吧。这个选择实话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