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科技快报网 首页 科技快报 IT资讯 查看内容

李开复亲述谷歌败走中国真相:输在策略与管理

2018-08-30 14:27:16 来自: 网络

对于8年前谷歌退出中国一事,上一辈互联网人在当年都曾多多少少表示遗憾惋惜,甚至自此之后随着百度的蒸蒸日上,部分人颇为不忿,认为“百度捡了便宜”“百度是既得利益者”。

然而近日,前谷歌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李开复对外揭露了真相:百度之所以能快速得以发展源于其更了解中国网民行为习惯,而谷歌“败走麦城”原因很是复杂,更多是输在自身的策略与管理,输在了谷歌总部高层对中国市场的轻视,与政府无关。

不止是谷歌,像其他跨国公司亚马逊、eBay、Uber等等在中国市场铩羽而归都源于此。

李开复认为,美国公司把中国市场和其他市场一视同仁,把中国企业当作一排排等待它们征服的对手,等待着把这些企业从市场的“生死簿”中一个个勾选掉。他们不投入资源,没有耐性,也不给中国团队自由,让团队没办法和中国顶尖的创业者(也是全球顶尖的创业者)竞争。他们认为,在中国市场的主要工作就是向中国用户销售目前已有的产品。他们对产品本地化的抗拒降低了产品迭代的速度,使得本地团队举步维艰。

从李开复的一番言论中不难看出其无奈之意,这也难怪当年李开复宁愿破釜沉舟,离开当时在全球范围内都名声颇显呈上升态势的谷歌选择了自行创业。事实上,谷歌总部对中国市场的轻视一直以来在业内都众所周知。

2007年,新浪曾刊发过一篇名为《传谷歌中国不涉及核心搜索 总部对华重视不够》的文章,一位搜索引擎公司技术总负责人就对新浪科技透露,谷歌没有将服务器搬来中国的根本原因是总部对中国的重视程度不够,搜索核心团队依然全在美国。

李开复对谷歌总部轻视中国市场的态度可能感官更为直接。李开复说,在谷歌刚刚进入中国之后的早几年,谷歌中国其实一直面临全球统一化产品与本地用户脱节问题的挑战,且总部对此态度固执、反应冷淡。当时,谷歌中国在中国的竞争对手是百度。百度的搜索设置充分研究了中国网民的行为习惯,而谷歌搜索仅仅只是“黄页”。李开复当时建议总部效仿百度的打法,但仅仅是这么简单的改变,力争数月才获得调整产品的认可。而在此期间,百度已赢得了更多用户。

类似这种事情并非一例。坊间传闻,当年谷歌总部在公开发布“退出中国”这一声明的前几天,谷歌中国正在筹办几天之后的一场大型发布会,不少媒体都接到了邀请。但谷歌总部突如其来的一声“退出”震动了整个中国互联网圈,谷歌中国区的员工更是感到当头一棒,因为他们完全不知晓这样的决策。有传言甚至称,当时谷歌中国公关部都被蒙在鼓里——由此可见,谷歌中国在其总部眼里完全形同虚设,而这背后深藏的是谷歌总部对中国市场完全的轻视。

虽然近两年,谷歌返华的声量一浪高过一浪,但分析谷歌言不由衷的种种行为,其在背后助推“谷歌返华”的新闻只是另有政治和商业目的罢了,根本不可能真正返回中国市场。业内对此也是早已心知肚明。

在谷歌宣布退出中国的那年,国内有媒体报道称,中国不需要“谷歌+政治”暗示谷歌与美国政府关系不菲,事实也确实如此。还是在十多年前,纽约时报就曾称“谷歌总部成为总统候选人的必经之地”;而就在今年3月份,谷歌被爆与美国五角大楼签订合作:谷歌将用自己的AI技术帮助提高美国军方无人机的精准打击度,事情一经曝光就迎来全球范围内(包括谷歌公司内部员工)的强烈谴责和质疑“谷歌AI军事化”。

在谷歌退出中国的这几年,中国互联网市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无论是搜索、电商、移动支付,还是无人车、社交都出现了巨头企业。即使谷歌希望通过所谓的AI、Waymo已做突破,但绕不开的依旧是谷歌总部对中国市场的浅显认知。

李开复说,一个接一个的美国巨头在中国市场败走,西方分析师把这一现象归结于中国政府的管控,但实际上并非如此。硅谷进军中国的方式是它们在中国市场上失败的重要原因,它们输在了自身的策略与管理上,也输在了美国公司对中国市场不够重视的态度上。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发布者:科技快报网

相关阅读

微信公众号
意见反馈 科技快报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