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你也有过这样的体验:家里买了四件不同品牌的智能家居产品,分别是智能的灯、空调、冰箱和洗衣机,为了可以更好地使用它们,于是手机上多了 4 个新的 App,还专门在手机桌面上建了一个智能家居 App 的集合。 现在这种烦人的情况可能要被改变了。9 月 6 日,vivo 在北京的 X23 新品发布会上,首次对外发布 vivo IoT 战略并正式推出「Jovi 物联」。 拥有超大广角镜头和光感美学渐变设计,并且各项性能都有提升的 X23,固然是用户的焦点,但一同发布的「Jovi 物联」则显示出了 vivo 以手机为中心的行业野心:vivo 希望能够联合众多合作伙伴,通过统一的技术标准,让智能设备能够无缝联结起来,为消费者创造便捷的智慧生活体验。 IoT 开放生态联盟,不仅是连接设备 手机是人们最常使用的智能产品,也是真正的流量入口终端。因此这一类设备最有可能成为 IoT 尤其是智能家居的控制中心。 但 IoT 行业里,却有着两个不得不提的痛点。 第一个是智能设备厂商需要为各种各样封闭、私有的生态去做适配,浪费了大量的开发资源。第二个是消费者买回的智能设备并不能互相联结,在每个不同的产品或者生态上,需要使用特定的 App,体验太过烦杂。 就目前而言,IoT 产业被分割成支零破碎的众多小生态,让众多的开发者无所适从,也让消费者望而却步。 要将不同品牌的智能设备厂商拉到一起,并以互惠互利的方式形成共识,制定标准,对于想要作为 IoT 平台的 vivo 而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vivo 智能互联战略的发布会上,我们看到包括美的、TCL、大华乐橙、极米科技等十多家业内知名品牌,已经成为 vivo 万物互联的合作伙伴。同时「Jovi 物联」这个 app 将在 9 月 30 日开放下载。 而这距离 7 月初的 IoT 开放生态联盟第一届第一次全体成员大会,才刚刚过去两个月。当时的会议上,vivo 与合作伙伴共同决定,为消费者提供完整的、便捷的、智慧的、安全的智能家居体验,为联盟伙伴提供开放、低成本、公平的跨设备厂商互联解决方案,建立一个全开放的智慧生态体系。 联盟的具体行动包括:
对于智能家居厂商而言,他们只需要做一次适配,就能够被联盟中的所有手机厂商兼容。他们还可以通过手机的内置 IoT App 带来用户覆盖,实现提升设备激活,获取更多的曝光以及新用户。 对于用户而言,买回来的智能设备,能够使用同一个 App 控制,同一个品类的产品能够使用同样的交互,那么产品的体验会变得更加便捷和省心。 在此看来,厂商和消费者的痛点,都可以得到解决。 vivo 作为手机厂商,缺乏核心的交互设备,做智能家居并非他们的强项。但作为跟消费者连接最紧密的终端设备厂商,如果不能给用户提供良好的体验,可以说是一种体验的缺陷。 因此 vivo 有责任也有义务,凭借自身所拥有流量以及入口,为智能设备之间的连接、厂商与消费者之间的连接清障。 今年 Q2 的出货量显示,vivo 和 OPPO 的出货量共计约为 41%。但他们最大的优势在于「开放」,其次才是用户基数大。而这个基数不仅仅是手机厂商,应该是联盟中众多品牌的用户量。 IoT 开放生态联盟,可以说是在将多方的优势整合,为手机厂商、智能设备厂商和消费者提供联结并创造价值。 vivo 对物联网的理解,超乎我们的想象 IoT(Internet of Things,物联网)的概念已经被提出近 30 年,但这个产业的现状依然难以让人满意。 即使带有「智能」称号的产品层出不穷,消费者的生活场景里陆续进驻各种不同的智能硬件产品,布局 IoT 业务的企业也已经迫不及待地公布自己的硬件销售收入……但事实上,这些碎片化的智能产品「物」,并没有真正联结形成一个「网」。
1991 年最早提出物联网 IoT 概念的凯文 · 阿什顿曾经这样说道,他并不认为这些产品真正理解物联网。 <span data-mce-type="bookmark"style="display: inline-block; width: 0px; overflow: hidden; line-height: 0;" class="mce_SELRES_start"></span> ▲ 腾讯视频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发布者:科技快报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