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惹祸了。 这几个月埃隆·马斯克可以说是麻烦缠身,而其中大多数都是自己口无遮拦造成的。先是 5 月份在一季度财务会议上粗暴对待财务分析师,接着又在营救泰国被困儿童事件中,因为被英国潜水员表示微型潜艇派不上用场,恼羞成怒指责对方是恋童癖,短期内两次粗暴的行为让马斯克在大众眼中的评价迅速下降。 本以为两次丑闻会让这位硅谷钢铁侠安分一点,没想到 8 月 7 日,马斯克又在 Twitter 上表示自己考虑将以每股 420 美元的价格私有化特斯拉,一时又引起了轩然大波,股价应声大涨10.99%,不过在仅仅 17 天之后马斯克又仿佛儿戏一般表示作罢,特斯拉的股价也仿佛过山车一般回落。 几次肆意妄为,已经将大众对曾经硅谷钢铁侠的耐心消磨殆尽,对于埃隆·马斯克本人的不信任已经达到了顶峰,更别说他还在 9 月 6 日的一档直播节目中,公然接过主持人的大麻进行吸食。 ▲ 图片来自:Marijuana Stox 对马斯克更加不信任的是华尔街为代表的美国精英们,根据彭博社的报道,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已经正式起诉马斯克,而罪名是进行证券欺诈。显然这是马斯克之前在 Twitter 上宣布私有化特斯拉种下的恶果。 更可笑的是,根据 SEC 执法部门联合主管 Steven Peikin 的说法,马克思之所以会提出 420 美元这个价格,是将当时的股价溢价 20% 取整的结果,而 420 在大麻文化中是一个重要的符号,此外马克思还相信这个数字会逗乐自己的女友,说唱歌手 Grimes。 马斯克在接受《纽约时报》的采访中也表示,他没有和管理团队讨论过任何这方面的想法,甚至连价格都是没有经过严格计算写上去的。 不停作死的马斯克,终于作出了一场结实的官司。 ▲ 图片来自:AccountingWEB 美国证监会的要求有两点:第一,除了罚款,马斯克要对投资者的损失作出赔偿;第二,责令马斯克辞去特斯拉 CEO 职位,并禁止他在任何上市公司中担任高管或董事。 不过马斯克并不孤独,这几年因高管曝出丑闻而牵连公司股价的事情可以说是「蔚然成风」。 丑闻带来的利益损失才是股东们所看重的 离马斯克最近的一个例子,正是我们熟悉的京东 CEO 刘强东。 和马斯克的「任性」不同,刘强东的丑闻更加简单直接 —— 性丑闻。 根据密西西比州立大学、德雷克塞尔大学和北伊利诺伊大学的研究发现,在被发现行为不端的 CEO 中,其中有 96% 都是男性,而他们涉及的不端行为约有一半都会涉及到性,有三分之一则是撒谎造假等不诚实行为。 比起情绪不稳定造成的不信任,性丑闻更低的容忍度则会直接咋成当事人的身败名裂,从而导致股价大跌。包括永利集团 CEO 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 CEO 等,都因为曝出性丑闻而被迫辞职。 有些甚至连性丑闻都算不上,比如前英特尔公司 CEO 科再奇(Brian Krzanich),因为违反了英特尔内部的禁止办公室恋情的规定而被迫辞职,包括前惠普 CEO 马克·赫德(Mark Hurd)也被指证性骚扰而辞职,而最后的调查结果是马克·赫德伪造了财务报表来隐瞒和供应商员工的亲密关系。 过去,由于信息渠道相对闭塞, CEO 个人行为和公司的关系相对松散,但现在来看,公司高管的个人行为正在和公司品牌越发强烈绑定在一起。而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造成的公司损失也比以往要大得多。同样根据这项研究,在 CEO 不当言行曝光的 3 日内,公司的股东平均会损失 2.26 亿美元,而性丑闻和不诚行为的曝光不仅会带来短期的股价下跌,更会影响股价长期走低,12 个月内会带来平均 11-14% 的跌幅。 从数据来看,公司高管们的个人行为已经成为公司股价的晴雨表。 马斯克在 8 月 7 号的私有化特斯拉消息让特斯拉的股价一路涨值接近 380 美元达到今年新高,而到 9 月 7 日大麻事件后,特斯拉股价又大跌至 263 美元,创下了今年新低。 刘强东被捕的消息传出后,京东在美国股市连续两日下跌,股价暴跌幅度达 16%,在 9 月 25 日路透社披露更多细节后,周一京东股价继续暴跌 7.47%,创下 2017 年以来新低。 ▲ 图片来自:The Business Times 而对于公司背后的股东们来说,CEO 个人出了什么丑闻,与他们关系实在不大,他们更看重的是公司的品牌形象和市值究竟会收到多少损失,根据经济学中的「委托-代理理论」,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公司管理者的目标应当是让「股东价值最大化」,而股价就是股东利益的直接体现。一次因管理者丑闻而造成的股价下跌,少则带来数十亿美元的损失,多则可能造成数百亿的市值损失。而目前全球市值最高的苹果公司 CEO 蒂姆·库克,他的年薪加上股票分红也不过 1 亿美元左右。 此外,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股东们需要管理层专注在为公司创造利润上,而在被曝出不端行为后,CEO 忙于焦头烂额的处理自身的负面影响,很难保证正常的工作。另外丑闻曝光也会了让 CEO 的个人品质收到质疑,对于股东们来说,他们很难再信任撒过谎的 CEO,背叛婚姻或是造假,都是 CEO 负面影响的重灾区。无论留任或辞退不良 CEO,对公司的冲击已经成为事实,但作为负面影响的源头,股东们会更倾向于将 CEO 解聘划清关系。 此外根据普华永道在 2016 年的数据显示,通过对超过 2500 家公司进行十年范围内的追踪调查,在最近几年因 CEO 个人行为不当辞职的事件正在快速增多,后五年比前五年在数量增加了一倍。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