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科技快报网 首页 科技快报 IT资讯 查看内容

逃离温室腾讯

2018-09-30 12:11:52 来自: 界面

编者按:腾讯终于意识到了这段时间来的危机,不得不做出了改变。

9 月 30 日,腾讯公司的组织架构在时隔 6 年后迎来新一轮的优化调整,在原有七大事业群(BG)的基础上进行重组整合。保留原有的企业发展事业群(CDG)、互动娱乐事业群(IEG)、技术工程事业群(TEG)、微信事业群(WXG),新成立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平台与内容事业群(PCG)。

这次调整给工作在这家公司的腾讯人带来了希望。腾讯可能不知道的是,在此之前,腾讯与腾讯人,同时失去战斗力的问题有多严重。

「我们太慢了,产品这个月如果日活达不到目标,你就给我滚。」新的一周,刘哲一到办公室就被阿里巴巴产品组领导劈头盖脸地训了一顿。

这是刘哲离开腾讯,跳槽到阿里巴巴的第六个月。这半年里,他体重增了 10 斤,满头蓬发,脸上常年挂着黑眼圈。除此之外还有他翻了几倍的工作量和工作时间。

从前在腾讯的生活不是这样的。

「我现在特别后悔离开腾讯。」刘哲说。

在阿里巴巴同事在焦虑,上司在焦虑,好像空气里都弥漫着危机感,他所在的组,汇报领导都换了两个,产品方向也一直在变换。

这都是他在腾讯从没有遇到过的。半年前,刘哲还在腾讯负责一款工具产品。年初定好了年度目标,剩下的只要全组的人按部就班,让一切在计划中发展就好了。

腾讯不太需要变化,也不太允许出现变化。「在腾讯,我有充足的时间休息,每天还可以去健身房。」刘哲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

跳槽之后,刘哲发现节奏完全变了。

虽然所属职位负责的内容相似,但是做一个新产品,还需要重新经历一遍产品设计、流量获取,这些刘哲之前根本就没考虑过。

「在腾讯没人管我太多,自己把份内的事情做好就行了,但在阿里什么都要自己来。」刘哲说。

除此之外,在新团队,狼性而残酷的工作氛围也和腾讯太不一样了。此前,刘哲要完善每一个流程,层层汇报,等所有关系走通后,才开始启动新项目。但现在,速度比流程要重要得多。

「如果腾讯的同事们知道我现在在阿里的这种状态和工作量,他们应该打死都不会跳槽了。」刘哲说。

同样的职位,却遭遇了截然不同的处理方式,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感恩」腾讯

「舒适、稳定,越来越高的薪酬。」是绝大多数腾讯员工对公司的感受。有了庞大的社交和游戏流量庇护,腾讯员工们常常有种「躺赢」的感觉。

马化腾和他的高管团队打造了一个看似完美的组织架构体系,让每个人都有一亩三分地耕种。对比起当下危机四伏的互联网丛林,腾讯人更像是活在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互联网「桃花源」。

几乎每一个接受界面新闻记者采访的腾讯在职或离职员工都在表达一个观点——「感恩腾讯」。

过去五年时间,腾讯的员工数量从 2013 年的 2.7 万增长了到 2017 年的 4.4 万,增长率为 62%。腾讯的员工薪酬支出从 2013 年的 100 亿的规模增长到了 350 亿的规模,增长率为 250%。

随之增长的还有人均薪酬。腾讯的人均年薪酬从 2013 年的 37 万元增长到了 77 万元,增长率为 108%。

增长主要来源于腾讯飞涨的股价。2013 年至 2017 年 1 月,腾讯的股价在三年半内涨幅超过 150%。

2017 年 11 月是腾讯股价飙升的又一个里程碑。当月,腾讯所投资的阅文集团、搜狗、易鑫集团三家公司陆续在香港和美国上市,这为腾讯带来了充足的财务回报。各种消息刺激下,腾讯股价在当月突破 400 港元,并在 2018 年 2 月达到了历史最高值每股 475 港元。

换句话说,如果在 2012 年拥有价值 100 万的腾讯股票,到了 2018 年最高峰的价值已经达到 1000 万了。

几年前,马化腾为腾讯设立「最受人尊敬」互联网公司的愿景,如今最起码从公司薪酬和复利的层面,他已经逐渐在向这个目标靠近。

比如,腾讯会不断给员工赠送股票。

2015 年 7 月,腾讯向 6650 名员工授出 21.76 亿新股,总市值折合人民币 26.1 亿元;2016 年 7 月,腾讯又向 7068 位员工授予 1493 万股奖励股份,总市值同样在 26 亿元左右;2017 年 7 月,腾讯再次向 10800 名员工授予 1787 万股,这批股票的市值则是达到了约 24 亿人民币。

对于腾讯员工而言,服务的年限越长,股票分配的数量也就越多。这意味着,绝大数多数腾讯的资深员工、中层干部、高层管理者们都在过去几年获得了一大笔可观的财富。

「我在 2013 年离开腾讯,如果按照当时拿的股票市值,我现在起码有几千万元。」一位腾讯离职的总监级别员工对界面新闻记者说。

猎头圈普遍反映的情况是,现在 BAT 里最不好挖的是鹅厂员工,他们普遍认为在腾讯能够舒适地工作与生活。「一般只有在鹅厂实在升不上去的同学才会出来。」

但尴尬的是,员工待遇的提升,和公司产品能力、竞争能力之间的关系,却并不是正相关的,甚至背道而驰。

过去几年,腾讯新增的优质产品数量却在不断下滑。在腾讯,每年一次的名品堂评选被认为是公司内部的最高荣誉。但 2015 年只有 4 款产品登上殿堂,到 2017 年下滑到仅仅只有 2 款。

竞争对手也开始不断挑战腾讯的流量霸主地位。按照 QuestMobile 近日发布的《中国移动互联网 2018 半年大报告》显示,上半年腾讯系独立 APP 的使用时长出现较大幅度下降,今日头条系的应用已经在强势崛起,其本质是腾讯的流量来源遇到威胁。除此之外,竞争对手阿里疯狂增长的云业务,腾讯也表现得一筹莫展。

公司的表现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发布者:科技快报网

相关阅读

微信公众号
意见反馈 科技快报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