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科技快报网 首页 科技快报 IT资讯 查看内容

公众号之王:赚钱的生意,堕落的内容

2018-10-02 08:18:10

「做号」可以是门收益多大的生意?这个问题的答案,不仅仅要看那些光鲜的、拿着 VC 投资的内容创业者们,比如一条、得到、咪蒙,水面之下的市场可能更加巨大。农村小子、大学生、前媒体人、前腾讯员工、前阿里大牛…… 大家都用各自的方法分到了一杯羹。不同之处在于,做号的玩法可以非常不同,你可能年入 100 万,赚上 1 亿元,或者收割 30 亿。但他们也有共同之处:不谈内容,这只是一门生意。 山东李庙村:年入百万元流量补贴

要在山东李庙村找份写文章赚稿费的工作,不难。老板李传帅曾经的招聘标准是「会打字就行」,但现在员工里有人刚来时只会一个手指一个手指地打字,干得也还行,于是招聘标准就变成了「会说话就行」。

十几名员工,大多是是村里三四十岁的女性,有的生了二胎,工作间隙随时可以去接送孩子上下学,有人直接把娃带到李家老宅改的工作室里,一只手抱着奶娃,一只手打字,旁若无人。老板李传帅对自己营造的这种自由的工作氛围颇为满意。

工作也不算难:剪辑热门电视剧片段、写剧情梗概就是日常产出。最年轻的苗苗初中毕业后,不想继续读书,被亲戚介绍来此。最近她的两篇爆文,一篇是《甄?执?防锏拇┌锞低罚?硪黄?恰渡?钇羰韭肌防锕赜谛∪?囊欢问悠担?加猩习偻虻脑亩亮俊?/p>

他们也一度运营过一个主要发布农村日常生活的头条号「一语薄言」,比如《家里喜得千金,外公不远千里来祝贺,送的礼物让人敬服》、《教你腌制简单的的咸鸭蛋,单单几步却个个冒油》,每篇都有几十万的阅读量。但从今年 8 月起,「一语薄言」不再更新。李传帅说,原创效率低,每人每天只能写出一两篇,还不一定是爆文。

这个村中小院,每日生产着一两千万的总阅读量——因为电视剧写起来简单,员工每天的工作量是生产五十条自媒体内容,最多的人掌管着十几个自媒体号——对应的,大公司百度给予他们「稿费」。

两年前,百度百家号正式开放注册,启动 10 亿内容扶持基金,百度希望以此对抗今日头条、腾讯、UC 及各大新闻门户。此前,这个领域的领先者今日头条就曾推出过不止一轮的数十亿内容补贴政策。

李传帅由此得益:虽然只念到高中的他没有任何课堂之外的写作经验,但他之前做了半年的自媒体号积累下来的粉丝和阅读量,在百度百家号补贴推出的第一天,就转化成了近三千元收入。百家号开放收益后的第一个月,李传帅就自称净赚三十多万人民币,他立刻在商河县城里购入一套房子。

一个人的力量太小,李传帅决定扩大生意,开出更多自媒体号,老家的留守妇女成了好选择——种地收入不高,李传帅之前种过三年地,六七亩土地每年一茬玉米、一茬小麦,能赚得不到一万块钱,「连孩子都养不活」。

李传帅不抠:他旗下收入最高的一个员工,是大专空乘专业毕业、干了三年文员后回村生娃的路文静,一个月挣了一万五。不过收入和流量直接挂钩,收入最低的员工一个月只能挣一千多,和最高的相差 10 倍。所有人的工资单都被主管用一块白板醒目地挂在进门就看到的墙上,精确到个位数。还贴了许多励志的标语,「将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奋斗的自己」、「马到成功」、「天道酬勤」。

至于老板李传帅,收益当然更高。李传帅曾称,这些做号工人每人每月能给他带来三万到八万元的产值——但后来他又说自己夸大了收入。

除了这些,李传帅销售自己组建团队编写的「爆文软件」,一套六百元,根据平台规则检测原创度,提供爆文高频词汇,随着各大平台规则调整的日趋严格,李传帅也会给软件升级更新。

李传帅说自己一个月的收入能达到十多万元。李传帅生了二胎,买了宝马车,还准备再买一套在商河单价两万的大别墅。这都是短短两年之内发生的事情。

不过,李传帅近期颇受困扰。本来他被本地政府作为「带领乡亲致富」的典型,跟县乡里的一把手们建立了直接联系,常去为领导组织的本地创业大赛捧场。县长希望李传帅在自媒体文章里尽量带上「商河」两个字,多多为商河做宣传,还把他拉进了本地企业家的微信群,属于重点关照的对象。

生意红红火火,但随着被媒体报道,一切被打乱了脚步:人们指责李传帅利用农妇搭起来的是 「洗稿基地」,专门生产「垃圾内容」。

「我感觉我没做错什么,我们农村人写作水平怎么就不行了」,李传帅在自己的朋友圈里写道,「确实很扎心,不知道为什么。」

在此之前,人们对「做号党」的抱怨和鄙夷早已有之。36 氪去年也曾在《最后的角力》中写道,一家「做号」公司包下一层楼,做了 100 个号,并且在大公司内有眼线。但只要有基于流量的补贴,有内容 App 要填满刷新 feed 流则「内容」不断的需求,这门生意就很难断绝。

李传帅引起关注,在于把这套生意搬去了村里。

「创新」还在发生。李传帅办培训收的徒弟中,有人是河南做 AI 数据标注公司的,这是另一种需要堆积劳动力的工作,虽然与最新的科技概念沾边。AI 数据标注的订单不足以使几百号员工一年到头满负荷工作,于是他们来取经学做自媒体,要充分利用人力。

李传帅原本还打算「三步走」,第三步是卖本地玫瑰精油工厂的货,但面对如潮的批评,他不再接听来自外地的陌生电话,后来则干脆躲了起来,连他的员工都不知道他在哪里,卖货和自媒体培训的事情也暂停了。

不过,「年入百万」、但暂时受挫的李传帅,只是一盘大棋里的初级玩家。

武汉群光广场:效率干翻《知音》,广告收入 2 亿元

当李传帅的员工们嬉笑着探讨标题怎么取时,一条更工业化的内容生产线,正在武汉群光广场的写字楼里高效运作。

前腾讯员工、在深圳起步的李炯选这里当自己的「内容生产基地」,很有讲究:刚好夹在武汉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之间。武汉拥有超过八十所高等院校,仅次于北京,光 211 高校就有七所,在校大学生数量超过百万,但工资却比北京上海低得多。

李炯最开始做的微信公众号是「卡娃微卡」,做音乐相册的制作和分享。但他发给 100 多个朋友后,用户像潮水般涌来,他发现通过微信社交裂变能量无穷,随后,「卡娃微卡」开始每日推送情感类的图文内容。再之后,他成立了公司「量子云」规模化运营。

一篇发表于 2017 年 3 月的华中科技大学官网通讯,曾记录下李炯在学校里的分享讲座。在全国高校整体的大学生就业压力之下,华中科大把与量子云的合作称为「一个双赢的决定」。直白点说,高校需要增加就业率,企业需要大学生劳动力。

在华中科大读哲学系的王晋飞,就是在此期间参加了李炯的宣讲会,随后进入李炯的公司。

一份 2018 年 6 月的编辑笔试题显示,实习生要想进入量子云,就得回答诸如「你个人的情感经历如何?想对前任说些什么?」之类的问题,或者写「我们不会离婚,也不会说话了」的主题文章,还得去研究中国 25 到 45 岁的女性,也就是目标读者。

在短暂的适应期后,王晋飞很快就找到了套路。他最擅长的是数字清单类的文体,比如「女人不得不防的几种老司机」,而灵感和素材,王晋飞说「就是自己平时的积累」。不过也有媒体报道,年轻的实习生们需要靠编造来完成一天 1 到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发布者:科技快报网

相关阅读

微信公众号
意见反馈 科技快报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