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科技快报网 首页 科技快报 业界资讯 查看内容

花 30 万去南极冻成狗,为什么中国游客依然趋之若鹜?

2018-10-10 13:05:25 来自: 网络

2018 年的春节,汤妙昌教授前往他暌违 20 年的南极。他说,没想到退休后还能去往曾经工作过的地方。这位年近耄耋的老人,是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办公室原主任,曾任中国 3 次南极考察队中山站、长城站站长兼越冬队队长,14 次前往南极考察。

此次他再「出征」南极,则是以特约极地科学家的身份,受「奇迹旅行」邀请,为同船的游客分享他在南极科学探险的故事。这次南极行,载着一整船的 200 名中国人,将在南极迎接新年的到来。

与南极打了一辈子交道的汤妙昌说,相比 18 世纪初就开始南极考察的西方国家,中国接触南极科考的时间总体晚了近 200 年,更别说以个人旅行者的身份到访这片土地。可近年来,这片最陌生的土地上,改变正在发生。

成为少数派

通常意义上的「南极」,指的是南纬 60° 以南的地域,包括南极洲和周围海域,总面积为 5200 万平方公里。其中,南极大陆面积达 1400 万平方公里,是中国陆地面积的 1.45 倍,相当于两个澳大利亚,或者美国与墨西哥的面积之和。

这片被称为第七大陆的地方,由于占据地球上独一无二的空间资源、生态资源和矿产资源等,使得南极一直备受国际关注。1959 年,经过协商,英美澳等 12 个国家签订了《南极条约》,开启了和平开发南极的道路,而中国加入《南极条约》则是在 1985 年。

1772-1775 年英国航海家詹姆斯? 库克率独桅帆船穿过南极圈,如果把此举作为人类南极探险的起点,那么直到 200 年后的 1984 年,中国才首次登陆南极。

尽管赶了晚集,可 30 多年来,南极土地上却多了很多中国的身影,在南极以汉语命名的地方已经超过 300 个。

2017 年 5 月,南极条约方面最为权威的会议——第 40 届南极条约协商会议,及第 20 届南极环境保护委员会会议,首次在中国北京召开。同年 12 月,中国又宣布启动第 34 次南极科考,继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之后,第五个南极考察站开始建站。中国的科考站数量正在赶超英国、澳大利亚,仅次于美国。

随着中国在南极诸多国际事务上的地位提升,民众对于南极的热情也被快速点燃,掀起了一股南极旅游的风潮。「不到南极非好汉。」成了这两年高端驴友圈里的口号。

2006 年,20 岁的张毅看完新上映的影片《南极大冒险》,对南极的气势与美丽心生向往。这个埋在心底的愿望在 10 年后的 2016 年初终于实现,他与妻子将蜜月游的地点选在了南极。

南极适宜旅游的时节并不多,南极有寒(4 月到 10 月)、暖(11 月至 3 月)季之分,由于寒季平均气温低,且会遇到极端天气,所以南极旅游基本都集中在暖季的 5 个月。

除了时间限制外,能够前往南极的旅游资源也是有限的,比如游轮、机票等都需要至少提前半年预订。「我们提前 1 年规划,提前半年进行预订,才能选到时间、价格更合适的舱位。」张毅说,7-20 万元不等的大跨度价格,需要平衡各方面条件作出最理想的选择。

对每一位前往南极的旅游者来说,抵达的过程还很考验体力。张毅选择的路线,是从上海前往乌斯怀亚——火地岛地区的首府、行政中心,也是世界最南端的城市,再从乌斯怀亚乘游轮前往南极大陆,整个飞行时长超过 30 个小时。

而且,在南纬 60 度,西经 65 度的德雷克海峡也是一道难关,这个被称为南极守护神的必经通道,是世界最宽最深的海峡,风高浪急,船只的最高倾斜角度可到 45 度,对于想抵达南极的人来说,要扛得住颠簸。由于路途遥远,南极行程从出发到回程基本在 15 天以上。

当然,即便所有的行程敲定,签证办理也是每一个游客的「噩梦」。南极本身并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所以前往南极旅游本身并不需要签证,而是取决于途经的国家,比如中转澳大利亚、智利、新西兰还是阿根廷。现在大部分行程的重要中转国家是阿根廷。南美签证对于中国游客来说,不论从材料准备、办理时长来说,都是一件麻烦事。

换句话说,想要叩开南极大门的游客们,得有闲、有钱、有运气,还得身体素质过硬。

尽管有着各种条件的限制,可前往南极旅游的中国个人游客、企业团队数量,正在发生倍数级的高速增长。

据国际南极旅游业者协会(IAATO)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 年登陆南极的中国游客人数达到 3944 人次,已占全球市场份额的 15%,超过澳大利亚,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南极游第二大客源国。

2018 年春节前后,阿里飞猪的四个包船共计 2000 名游客造访南极半岛,这也是有史以来中国乃至全球规模最大的一次南极系列包船游。估计 2018 年全年,将超过 6000 名中国普通游客送达南极。大部分运营南极线路的游轮,都从开始只提供西餐转而增设了中餐。

尽管从绝对数来看,与东南亚、日韩线路的游客人数不在一个量级,可就极地游而言,这条高单价的线路火了。

谁的生意

每年激增的中国游客数量,让原本只是面向窄众的极地游快速成长为一门生意, OTA、传统旅行社纷纷开设南极游线路。

携程旅游 2017 年 12 月发布的《中国人极地旅游报告》显示,游客可以通过各在线旅游产品平台选择的南极、北极、极光路线已经增加到 1000 多条,2017-2018 年南北极旅游报名增长 2 倍,人均花费超 5 万元,客源从北上广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扩散。除了南极游的火爆,北极目的地也迎来显著增长,在欧洲芬兰、挪威、冰岛这些国家每年接待的中国游客数量增长 50%-100%。

在消费方面,南极产品价位更高,平均在 10 万到 20 万元。一些直飞南极点,南极奢华游轮产品的价格在 30 万元以上。相对来说,北极路线更为亲民,多数线路价格在 2 万至 3 万元。其中预订春节、元旦前往极地旅行的游客,人均花费超过 5 万元。

奇迹旅行是众信旅游旗下的高端旅游品牌,也是国内最早开始经营极地游线路的旅行社之一。2009 年,一家企业找到奇迹旅行,希望能为其定制一次团体去往北极点的行程。北极的行程并不难,规划路线、联系各个供应商、选定北极圈内景点,旅行社第一次对极地有了接触,也第一次意识到消费者对于极地旅游的兴趣。

2012 年,奇迹旅行正式推出极地游线路,并在 2012 年 11 月首次包船前往南极。奇迹旅行副总经理马文婷回忆道,「南极游的本质其实是个游轮行程,最重要的组织方与承办方是极地游轮公司。」

南极游首年,奇迹旅行的角色更多是个综合服务方,在众多经营极地探险的游轮公司中,选中了南极专业级海达路德「前进号」游轮,由对方承担主要运输及交通的角色,国内的旅行社负责分销船票并将之完善成完整的旅游产品。

奇迹旅行的第一次南极包船的价格约 10 万元 / 人,当时这个价位当属高单价产品了,可产品上线一个月内,游客量还是超过了舱位的半数。

马文婷坦言,最早前往南极游的旅客是传统意义上的高净值人群,以企业主、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发布者:科技快报网

相关阅读

微信公众号
意见反馈 科技快报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