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科技快报网 首页 智汽车 查看内容
比亚迪包揽三榜第一 中国车企集体改写新能源技术竞争格局科技、权益、效率三重奏 问界新M5 Ultra重塑高价值SUV之选九号公司将于8月26日举办2025新品发布会,重磅推出M5智能电摩哈弗猛龙2026款即将上市,四大产品力进阶,助力新能源方盒子品类再升级智己新一代LS6车型20.99 万元起开启预售,30分钟小订订单量突破10000台驾驭新境,智美双生:全新问界M7金秋启程小鹏汽车宣布全新小鹏P7将于8月14日开启24小时高环耐力测试智能化强势赋能 全新坦克500智享版预售36.00万元起皮卡带电 动力无限|40℃高温出行?火星9越野刀锋版让探险变享受超越新境界,静享新体验:佳安超越PS26舒适旗舰轮胎耀世登场二代哈弗H9护航《沿着边境看中国》第二季摄制组新疆站,全程保障无忧长安启源全新Q05官宣,搭载激光雷达及智驾专用"小蓝灯"系统长安深蓝S05纯电超长续航版8月1日上市,宁德时代电池,续航里程达620km多款全新力作耀世登场 技术创新驱动福田汽车新能源爆发增长消息称鸿蒙智行改款智界R7首批展车今日起全国陆续到店吉利汽车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发布行业首个座舱智能体毕业季购车新趋势,问界新M5 Ultra成学车党出行好帮手经典与美学的时代对话:全新坦克500以“中式新豪华”重塑越野价值标杆焕彩升级 2026款奔腾小马3.49万起于色彩中见传承 全新坦克500敦煌绿亮相

Model 3 被评为全世界最安全的汽车,不信撞给你看?

2018-10-10 13:08:43 来自: 网络

过去的几周里,特斯拉除了台面上的那些官司纠纷,背后里还干了不少事。他们把旗下仅有的三款量产车,Model 3、Model S、Model X 送去了 NHTSA 做碰撞测试。

这是关于 NHTSA 权威性的描述:

NHTSA 是美国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的简称,是美国政府部门汽车安全的最高主管机关,主要是通过测定模拟人所承受的全面双向(正面和侧面)撞击,进行车辆安全性五颗星级的评定。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这次测试的结果直接明了,Model 3 成为了 NHTSA 有史以来测试过的最安全的车,所谓最安全就是车内乘客在碰撞事故中受伤的概率最小。

紧随其后的则是 Model S 和 Model X,一家三口包揽了 NHTSA 榜单的第一至第三名,三台车全五星真是“整整齐齐”……

暂且不说特斯拉一家三个车型都榜上有名,挑战大家常识的是,最轻最小的 Model 3 居然最安全,最重也最大的 Model X 却排在了第三名。

事实上,车辆安全和车的大小自重并没有直接的关系。特斯拉在报告中提到了一个物理概念“极惯性矩”。用特斯拉的话就是,正因为有极低的极惯性矩,所以 Model 3 才能做到这样安全。

百度百科的解释是这样的:

极惯性矩(又称截面二次极矩)是对于该截面对于该点惯性的一种衡量。

想必没学过材料力学的朋友都认识这段话的每一个字,但串一起就一头雾水了。

直接说原因和结果吧。

众所周知,和燃油车不同,特斯拉没有传统燃油机,所以引擎盖下空空如也。因为底部的电池和后轴偏前的电机两大布局,一辆 Model 3 主要重心都集中在了中部。理论上,无论是 Model 3 还是 Model S/X,都可以看作一台是中置引擎的汽车。

这样布局的最大好处就是做到了车身 50:50 的前后配重,再者就是提高了整车的操控性,更重要的是保证了车辆在碰撞中的稳定。

传统燃油车中就不乏中置发动机的车型,从超跑到拉力赛车,都强调同样的特性,运动和稳定。

Model 3 成为安全之最的车型除了得益于其身下与传统燃油车截然不同的电动架构与动力总成,还是有一些“专利”背书的。

为了验证安全性, NHTSA 从正面、侧面等各种姿势撞废了数台 Model 3。

在正面碰撞中,“以柔克刚”,Model 3 吸能性强的像一块有韧性的“海绵”。

车头刚度越强越好?前备箱比发动机更不耐撞的谣言被实验一击即碎。

如动图所示,在同等环境的碰撞中,右边的奥迪 A4 发动机已经被推进了驾驶室内。此时,前后重大位移的发动机成为了造成乘客受伤最大帮凶。

左边的 Model 3 前舱的空虚正好形成了极大的缓冲,坚固的隔离层将冲击挡在了驾驶舱之外,前舱受到的冲击力被系统地分散化解掉了。底部强化后的电池组也经受住了外力的撞击安然无恙。

此刻,车内的安全气囊完全弹出,包括安全带等一系列约束系统会减缓乘客的撞击速度,与此同时,特殊设计的气囊足以覆盖乘客头部不同姿态的撞击。气囊的压力会动态调节,避免压力太弱造成保护不够或者压力太大进行二次伤害。

另一方面,前气囊和膝部气囊也会配合可伸缩的转向柱减少撞击对乘客下半身的伤害。

接下来是更为严苛的“点面撞击”,也就是所谓的圆柱碰撞。众所周知,由于压强的关系,点与面的撞击效果其实更加明显。

受到撞击后,随着圆柱深入,高强度铝合金保险杠迅速吸能弯曲,副车架上额外的斜梁迅速将能量分散。由图可见,虽然内凹严重,但是驾驶舱安然无恙。

与正面撞击不同,侧面撞击丝毫没有缓冲。车辆完全依托纵梁结构和侧梁吸收能量,也就是所谓的“硬碰硬”,任何的缓冲都有可能对车内乘客造成伤害。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发布者:科技快报网

相关阅读

微信公众号
意见反馈 科技快报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