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科技快报网 首页 科技快报 IT资讯 查看内容
理想i8全国交付今日启动 李想与物流司机共话交付最后一公里吉利发布新一代AI座舱操作系统Flyme Auto 2长城汽车启动超豪车BG全球用户活动供应商招募三星玄龙骑士电竞显示器G75F亮相2025德国科隆国际游戏展, 顶级游戏实机演示震撼全场昇腾助力中科大团队实现MoE 稀疏大模型并行推理提速超30%8TB登场 三星 9100 PRO PCIe 5.0 固态硬盘,性能规格上新绿盟抗D解决方案斩获业界首个Frost & Sullivan竞争战略领导奖大V爆料:天玑9500 NPU上新IP,AI算力翻倍!京东贺《黑神话:悟空》周年 1元起拍典藏桶、满减周边等福利齐放送大V爆料:天玑9500 NPU上新IP,AI算力翻倍!装备未来,骑行青春!购联想“青春有AI全家桶”立赠价值1899元拯救者自行车2025 中国操作系统产业大会开幕在即,亮点提前揭秘!“你好BOE”五周年盛典北京站盛大启幕 携手生态伙伴打造“科技+生活”新场景三星全球首发Micro RGB,为高端显示技术树立标杆无忧传媒团播+千万网红带货?索尼电影感助力娱播模式升级聚焦制造业智能化转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依托昇腾突破知识增强大模型关键技术Atwell筑格酒店中国首秀,小度科技赋能智能酒店高端智慧体验图灵(Turing Market)网红营销智能体2个月融资近千万,用AI帮跨境卖家做好网红营销斗鱼发布Q2财报,总营收10.54亿元三星Galaxy Buds3 FE正式发布: 标志性设计、增强音质与Galaxy AI融合

Path、Google + 和子弹短信

2018-10-24 15:02:44 来自: 怎么看

▲北京北五环。2007 年 7 月 3 日

10 月 18 日,Path 的所有服务正式关闭,当我在浏览器中输入 path.com,显示服务器未响应,这个运营 8 年的产品至此终于画上句号。

不久前,Google 宣布将于明年 8 月彻底关闭个人版 Google + 服务。Google + 晚于 Path 半年发布,和 Path 一样,也是瞄准 Facebook 的「错误」和「软肋」,提供更可靠、更安全的社交服务,却也像 Path 一样,在其生命的第八年彻底关闭服务,不免令人唏嘘。

不少人会提到基因问题,Google 没有社交基因,所以做不好社交产品。类似地,阿里巴巴没有社交基因,所以做不好来往;腾讯没有电商基因,所以做不好拍拍;百度也没有电商基因,所以做不好有啊。

假设 Google + 的失败真的是因为 Google 没有社交基因,那么 Path 的失败又是因为什么呢?Path 的创办者戴夫 · 莫林(Dave Morin)可是 Facebook 的早期高管,也是 Facebook 平台和 Facebook Connect 的联合创建者。莫林最初是扎克伯格的开放社交理念的铁杆支持者,后来他认为 Facebook 过于宽泛的「朋友」概念和互动模式存在 bug,并打算用一个新的社交产品修补这个 bug,这就是 Path。

2011 年,我在知乎上参与了多个 Path 相关话题的讨论。作为一个坚定的看衰 Path 的人,我认为 Path 并不是一个基于用户需求的产品,而是一个基于某种观念的自以为是的产品。

▲我在知乎上参与的 Path 相关话题?? Path

创始人辉煌的履历,和超豪华的创业团队,让投资人发疯。Path 产品还没拿出,天使投资就已就位;产品发布头两个月,就成功募集了两轮共计 1100 万美元的风险投资;这期间还收到了 Google 的 1 亿美元收购报价。

最初 Path 的好友数量上限是 50 人,因为莫林认为,你可以有成百上千的朋友,但知根知底,可以频繁互动的密友不会超过 50 人。很多时候,你拍的照片不想分享给成百上千人,你只想分享给你的密友。在我看来,从一开始 Path 的用户需求就是臆想出来的。

大多数时候,你拍了一张照片,可以给任何人看,你可以发到微博上,发到 Instagram,也可以发到朋友圈。偶尔,你拍了一张和女友的亲密照,确实不适合公开发布,这时候你和她分享照片的最好方式,是通过 AirDrop 直接传给她,或者微信给她,最不济也是 email 给她,你真的会把这张照片分享给 50 位密友吗?一张不适合公开发布的照片,却可以在一个最多 50 人的密友圈里分享,而这些密友可能包括父母、儿时玩伴、大学同学、红颜知己、生意伙伴和同事,这样的场景我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来。莫林却认为,这样的需求可以支持 Path 成为一个 Facebook 真正的挑战者。面对这么宏大的未来,莫林当然看不上 Google 的 1 亿美元。

后来,Path 把好友数上限放宽到 150 人,不管莫林是否承认,在我看来就是一次自我否定。不过莫林仍然坚持 Path 的最初设计思想和产品定位,这最终导致它在几乎所有的市场上都未能取得像样的份额,最终凭借几乎是仅剩的东南亚市场,卖身给了正在觊觎国际市场的韩国 Kakao。

不过 Kakao 也没能为 Path 成功续命,2010 年至 2014 年间,作为一个还算活跃的用户,我曾在 Path 进行过 521 次发布。我备份了所有数据,但全部的地标和好友间的互动,全都随着 Path 的关闭而灰飞烟灭。

很多设计师仍然会怀念 Path 在手机应用交互设计上的创新,仅此而已。

Google + 也差不多,这是 Google 联合创始人拉里 · 佩奇时隔 10 年重回 CEO 位置后,举全公司之力发起的一场前所未有的重大战役,意在撕开 Facebook 的铁栅栏,将封锁在 Facebook 中的信息重新纳入 Google 搜索引擎的索引范围,同时为 Google 的产品架构添加至关重要的社交层。不过 Google 打出的旗号却是让社交更私密,不同的好友应该被放进不同的「圈子」。

Google 想用互不干扰的一个个「圈子」,重建用户的互联网关系链。但每添加一个朋友,就要为他选择一个圈子,有时候常常踌躇,到底应该加到朋友圈子,还是同事圈子,抑或是酒友圈子,因为很多时候界限实际上是模糊的。

就像大部分人的书架不会像图书馆那样分类放置,井井有条,就算一开始是分类放置的,要不了多久就全乱套了。无序才是我们生活的常态,有序反倒是反人性的。

Google 希望我们的好友列表是有序的,有组织的,这一方面是为了跟 Facebook 不同,另一方面大概也是 Google 作为信息整合者的惯性思维作祟。Google 的工程师思维会认为,世界的本来面目确实是混乱的、无序的,但有序带来价值。

一开始,Google + 好像还长着一张注定成功的脸。从 0 到 2000 万用户,Facebook 用了 1152 天,Twitter 用了 1035 天,Google + 只用了 24 天。Google 巨大的用户规模和产品矩阵,让它导入用户相对容易,但让用户持续使用,就难了。

用俞军的用户价值等式来表示:??用户价值 = (新的体验 ? 旧的体验) ? 替换成本

Google + 带来的新的体验,并不见得比 Facebook 的旧的体验更好,可是替换成本却极其高昂——我得费多大劲才能把我的 Facebook 好友一个一个加到 Google + 上呢?而且就算都加上了,我又怎么能保证他们都像我一样把 Google + 当作主力社交平台来用呢?原本在一个平台就可以保持联系的那些人,现在必须在两个平台上跟他们保持联系,我不是吃饱了撑的吗?

尽管 Google + 初期的增长看起来相当喜人,但完全没有影响 Facebook 的增长。而且在 Google 增长最好的头两年,在全球任何地区,跟 Facebook 相比,Google + 的存在感都低到土里面。

▲Google Trends 显示的 Goog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发布者:科技快报网

相关阅读

微信公众号
意见反馈 科技快报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