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科技记者 王楠】1989年12月8日,上海第一家肯德基在东风饭店开业。尽管在当时已经算是价格不菲,但人们争相排队品尝炸鸡、薯条、卷心菜丝沙拉。为了迎合中国市场,当时的肯德基店招牌上还写着“美国肯德基家乡鸡”。 29年后的今天,5600余家肯德基餐厅遍布中国1200多个城镇。这么多年过去,肯德基带来的不仅是西方的全新味道,更在当时开启了中国的快餐时代。 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大数据成为时代主题,餐饮行业的智能化转型已是必然趋势。近年来,该公司利用技术改变与客户的关系,不断改善用餐体验,从前端服务消费者开始的预定、点单、支付,到后端的库存、采购、供应链管理,肯德基的各个环节都将实现智能化。 推出O2O出行新模式 2015年10月,肯德基宣布与百度地图携手,推出O2O出行新模式。将全国4800多家餐厅搬上百度地图,借助百度全景打造“肯德基虚拟餐厅”。据悉,打开百度地图移动端主页,附近肯德基的餐厅信息、特色活动,以及专为百度地图虚拟餐厅推出的定制套餐等一系列活动尽收眼底。 这是肯德基基于移动定位服务,通过“最后三公里”的服务延展,引导从线上到线下消费者流量变现的又一实践。 AR点餐 2016年底,肯德基中国与百度在北京合作打造了一家智能餐厅,通过餐厅的面部识别系统等高端技术计算后,就可以为顾客推荐适合自己的餐点。 据悉,该系统机器人可以直接对顾客进行面部识别,然后识别出顾客的年龄、性别以及当前的面部表情,随后在后台经过算法和程序的测算,再根据顾客当前的心情、年龄、性别等去猜测消费者的意愿,为顾客推荐合适的餐点。 “刷脸”支付订单 2017年9月1日,支付宝“人脸支付”率先在杭州肯德基KPro餐厅商用试点,据说这也是刷脸支付在全球范围内的首次商用试点。 肯德基KPro店面布设了3台点餐自助终端,点餐功能类似于麦当劳的点餐设备(移动支付网测评文章经常出现)。最大的不同的是,Kpro的终端上方多了人脸摄像头。据说这是3D红外深度摄像头,在进行人脸识别前,会通过软硬件结合的方法进行活体检测,来判断采集到的人脸是否是照片、视频或者软件模拟生成,能有效避免各种人脸伪造带来的身份冒用情况。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