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科技快报网 首页 科技快报 业界资讯 查看内容

致敬探路英雄|中国第35次南极考察考察队再启程

2018-11-02 14:56:00 来自: 科技快报网

人类总是向往极地的神秘和纯净

但也常常会因为恶劣的

生存环境望而却步

极寒、狂风、骤雨、暴雪

加上紧缺的物资

让每一次极地科考都很艰难

112日,天空湛蓝湛蓝的,雪龙号科考船昂首伫立在上海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红色的船体、白色的船舱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上午1015分,在汽笛一声长啸下,中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身着探路者全套考察队服,迎风起航,奔赴南极,他们站在船上与家人朋友挥手道别,踏上南极科考新征程。

出发前,国家海洋局和上海市政府相关领导为船员们举行了热烈、简朴的欢送仪式,社会各界人士和考察队员家属等人纷纷赶到码头为船员们送行,祝愿雪龙号考察船再创科考佳绩,胜利凯旋。

此次中国第35次南极考察考察队由来自80余家单位的351人组成,他们搭乘雪龙号船,途径澳大利亚到达中山站开展作业,随后前往新西兰克莱斯特彻奇接送队员,继续开展罗斯海和阿蒙森海工程和科考作业,在返回澳大利亚霍巴特港补给后,前往戴维斯海、普里兹湾、中山站作业后回国,总航程约3.7万海里,预计20194月中旬返回上海港。

每一次考察,都是中国南(北)极科考队里的每一名英雄冒着生命危险的拼搏,克服重重困难,一直坚守在南极这片1400万平方公里的严酷大地上,探索未知。

他们忍受着对亲人的思念和极地之处的孤独,一天天,一步步地推动着国家南(北)极考察的进程,为国家的科研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读博士于影为他的​“英雄男友送行

此次跟随探路者来送船的一名用户于影,是在读博士生,她是来送男朋友鲁思宇上船的。此次是她男朋友第二次去南极,这次要分开6个月之久,虽然分隔两地很想念,但又为男友可以去完成跟雪冰化学项目相关的任务而倍感自豪。于影觉得,在我眼里,他就是最勇敢机智的英雄,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完成那么艰巨的任务,很厉害,而且他不怕吃苦,和他在一起永远都有满满的正能量。

于影的专业是研究饮用水质的,鲁思宇研究雪冰化学,也很希望两人可以同时在在南极从事科学研究,除此之外,如果有机会当然我也希望和他在南极举办一场浪漫的婚礼。

南极那彻骨的奇寒、壮美的冰山、亘古不化的荒原本色,使每一个踏上这块圣洁土地的人,心灵为之震撼,思想为之净化。

但更令大家刻骨铭心的,是无数南极考察队员在这片远离祖国万里之遥的土地上,以自己顽强的意志、坚忍的毅力、沸腾的热血和辛勤的汗水,共同铸成的南极精神

探路者用户代表在雪龙号前合影

多年来与雪龙号共同陪伴科考队员们完成极地考验的还有探路者,作为中国南(北)极考察队选用产品探路者的贴身护航已进入第9年。

通过与科考队员的沟通了解,探路者积累了大量经验,并借助探路者极地仿生科技平台,以极致产品成就超越之美为产品理念,为南(北)极考察提供更好的防护。对抗极寒挑战,装备的保暖功能当然不可或缺,为此探路者设计开发的极地产品首先都要经受零下70℃可步入式测试设备的考验才行。只有感受了极地的气候,才能切实保护到每一位科考队员的体温。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发布者:飞亚

相关阅读

微信公众号
意见反馈 科技快报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