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科技快报网 首页 游戏 网游 查看内容

漫威游戏的欣慰:拜别斯坦李前 玩家等来了36年后的蜘蛛侠

2018-11-14 09:20:14 来自: 网络

导语:2018注定属于告别的一年

11月13日,漫威宇宙中最厉害的英雄斯坦·李走完了他95岁的人生。

作为一位国人眼中“西方江湖”的开创者,与金庸先生一样,斯坦·李所塑造出来的漫威宇宙,也影响了几代人的精神世界。漫画、电视、电影、游戏,几乎每个内容领域都流传着漫威世界的故事。虽然仅在游戏领域,漫威作品对行业的推动并没有武侠题材那般直接,可自1982年首款漫威游戏问世以来,漫威题材就一直在游戏世界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1982-2018:开始与结束,都是这个英雄

1982年,雅达利2600出现了一款十分像素的蜘蛛侠游戏。

别看这款游戏有点“如果你不告诉我,我都不知道这是蜘蛛侠”的感觉,但这游戏却是如假包换的官方正版授权作品。游戏的玩法类似于勇攀高峰,玩家所操控的蜘蛛侠要通过丝网在建筑物上爬行,期间还会遭遇突然出现的敌人。而由于技术有限,又为了保持游戏难度,这款游戏里的蜘蛛侠只能躲避敌人的攻击,无法做出还击,而且敌人只要碰到蜘蛛侠,这位超级英雄就会Game Over。

所以虽然在当时来看,这款游戏可以满足绝大多数漫威忠实粉丝,可无法身临其境地体验超级英雄的战斗英姿,对玩家而言既是遗憾,也是憧憬。他们或许不会想到,这个愿望会在36年后得以实现。虽然来得晚了一些,但却是全球索尼玩家的狂欢。更让玩家想不到的是,蜘蛛侠这个首次登上游戏屏幕的超级英雄,也是斯坦·李生前最后一位活跃于游戏世界里的漫威角色。

东有金庸,西有漫威;冥冥之中,似有天意

1991年,日本游戏公司DATA EAS与卡普空联合推出动作游戏《上尉密令》,直到后来,国内玩家才知道游戏的完整名字是《美国队长和复仇者联盟》。某种程度上,这款游戏展现出了早期日本研发商对于游戏打磨的态度,无论是打击手感还是画面表现力,亦或者是剧情的构造,这款游戏都为一度只能机械化移动的像素漫威游戏带来了极大的突破。而且,这也是国内玩家接触最早的一款正版漫威游戏。

 

正当世界漫威迷在为《美国队长和复仇者联盟》兴奋不已时,中国游戏行业也迎来了东方江湖的起点——智冠公司与金庸完成签约,获得金庸小说的游戏改编权。东方武侠与西方漫威同时进入国内游戏圈的视野,对中国玩家而言,90年代初期无疑是整个游戏江湖的起点。

而在游戏世界中,武侠与漫威的巧合也不仅仅只限于开始。

1996年,小虾米徐昌隆所带领的河洛工作室推出《金庸群侠传》,游戏汇集了14个金庸作品里的经典人物和故事桥段,那时人们才发现,原来游戏世界里的江湖还可以这样玩。

 

同年,卡普空推出《X战警VS街头霸王》,也玩起了跨界融合。随后推出的《漫威英雄VS卡普空》更是将卡普空的乱斗理念发挥到了极致。美国队长VS春丽、蜘蛛侠VS但丁、绿巨人VS街霸主角RYU,这种天马行空的想法即使放到现在,依旧不能称之为过时。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为了更迎合年轻人的口味,武侠游戏开始流行Q版化。而另一边,同样想让玩家年龄下沉的漫威游戏也推出了乐高版,即使是万物皆可萌的年代,两款跨时代IP也正在按照自己的方式,迎合新生代用户。

 

金庸与斯坦·李,虽然一个是东方武侠世界里的泰斗,一个是漫威宇宙的造物主,两人一生之中,鲜有交集,但其作品在游戏世界里的发展,却在冥冥之中,有着类似的轨迹与进程。让人唏嘘的是,两位大师就连与世人告别的时间都是如此的相近。11月13日,斯坦·李逝世消息传遍全球的当天,金庸先生也于香港举殡。

漫威蜘蛛侠:给了新时代漫威玩家一个盼头

当然需要理性看待的是,金庸先生的武侠世界的确造福了很多游戏厂商,其中也不乏因为一款金庸IP而直接实现上市的企业。相反,在海外游戏圈,漫威题材所带来的影响更像是锦上添花。无论是卡普空、科乐美这类的研发商,还是任天堂、索尼这样的发行平台,漫威游戏一直都不是最亮眼的主角。国外媒体将此归结为次世代的制作人大多都是基于漫威电影来改编游戏,而由电影改编成的游戏,则普遍容易扑街。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发布者:科技快报网

相关阅读

微信公众号
意见反馈 科技快报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