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世纪以来,人们的审美一直在变。但对白手套、红短裤、大耳朵,「Oh Gosh」的口头禅的米老鼠的接纳度,似乎从没变过。可如今在米奇身上,正发生着和《本杰明巴顿奇事》里一样的残酷情况: 爱着他的我们无法让时间后退,他现在却青春永驻。 米奇真的在返老还童,生命力不减吗? 不见得。或者说,在这场 90 周岁的热闹轰趴中,迪士尼隐藏了内心的不安。 米奇一开始可能都不存在 米奇诞生于迪士尼成立的第五年,1928 年 11 月 18 日,米奇首次在《威利号汽船》(Steamboat Willie)里亮相,从此在银幕上交上了好人缘。这一上电视,便是 90 年。 这么多年过去,米奇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独的卡通人物,他有朋友,有家人,还有女朋友。不过最开始,它的名字并不叫米奇,甚至,可能都不存在。 ▲ 图片来自:mickey-and-friends.wikia 当年环球影视委托迪士尼制作一部以兔子为主角的动画片,这就是迪士尼第一个主角——幸运兔奥斯华。 当迪士尼拿着奥斯华找环球影视续签时,没想环球影视当场悔约。环球影视和迪士尼的画家「私下」私下约定,画稿可为环球影视而做,也就是说环球影视把画家揽在自己旗下,连奥斯华的版权也从迪士尼「抢」了过来。 一气之下,迪士尼放弃奥斯华,转而制作米奇。 米奇和幸运兔相貌相似,不过是耳朵变得更大更圆。在米奇诞生前 2 年,幸运兔已经收割了观众的喜爱,在 26 部以它为主角的动画短片里,它给人们带去了不少欢乐。和它的名字一样,幸运是它与生俱来的属性。 迪士尼痛失了幸运主角,心血只好倾注在米奇身上。为了不输人气,就连取名都很慎重。 米奇名字的由来据说还有点曲折。华特迪士尼的妻子认为,华特迪士尼给角色起的莫蒂默(Mortimer)不接地气,米奇(Mickey)却听起来很顺口,容易在生活中被人喊出来。所以,米奇的名字是在妻子这里敲定的。 正如妻子对米奇的期许一样,很快,米奇的人气盖过了奥斯华。很难说这其中有没有起名的原因。而无论如何,卡通人物似乎都是在迪士尼手中变得充满魔力。 环球影业旗下稍有人气的卡通形象,如今数来只剩小黄人,怪物史莱克、马达加斯加等里面的形象,都如烟火般短暂吸引过人们一段时间的目光。即使它们中有系列,但也不像米奇一样长久占据人心。 环球影业发现无法继续捧红幸运兔后,选择在 2006 年归还版权,迪士尼不计前嫌,让奥斯华在动画片中成为米奇的兄长,米奇家族更加壮大。 华特迪士尼对他构建的这个米老师帝国的用心几乎是代入式。他的妻子一度表示,米奇一直以来就是华特迪士尼本人化身。 虽然米奇没有叫莫蒂默,华特迪士尼也没放弃莫蒂默这个名字,他悄悄把它安排在米奇情敌的身上,让他在后来的动画片中出场。 早早吃过版权亏的华特迪士尼,可能在一开始不会想到,围绕着这只讨喜的米奇,意外开启了这一条长达 90 周年的人气之路。如今米奇的卡通老鼠形象在全球深入人心。 一边是强 IP,一边是危机 作为迪士尼最为知名的卡通人物,米奇拿下过许多人类史上的第一次。 比如《威利号汽船》就是全球第一部有声动画片,当年这部动画片还是由华特迪士尼亲自配音。 不过打破了默片的惯例,《威利号汽船》仍是一部黑白片,直到 1935 年米奇才在《米奇音乐会》(The Band Concert)中彩色出演。 从黑白到彩色,再从银幕上走出来,米奇离我们的距离也越来越近。在他 50 周岁的时候,好莱坞明星大道上多了一个卡通人物的位置,便是他。这同样是首次。 事实上,我们喜爱米奇,可能是因为他作为吉祥物的存在,不仅被迪士尼捧在手心,而且迪士尼也愿意把米奇的幸运一同与我们分享。 早在 1935 年,《纽约时报》就评价米奇「每一个人都能够在米奇身上找到自己的痕迹,它是人们能够通向自我的一道桥梁。」 但那时米奇的形象远不如现在这么正面。 他几乎是个捣蛋鬼,在早熟的外表下做着一切荒唐而可笑的事。比如,在面对米妮时,抓住鹅的脖子、拉猫的尾巴、把牛的牙齿变成木琴,把这些声音组成在一起,假装自己在指挥交响乐。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