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科技快报网 首页 科技快报 IT资讯 查看内容

小米瞄准 Kindle,亚马逊不会慌

2018-11-26 10:59:27 来自: 钛媒体

Kindle 已经成了电纸书代名词,不过国内依旧不断有玩家涌入。

11 月 21 日,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小米智能硬件部总经理唐沐证实,小米确实在做类似于亚马逊 Kindle 的电纸书产品,由生态链企业负责。毫无疑问,小米推出电纸书产品可以拿下一定市场份额。

而且小米进入许多行业都让传统玩家睡不着觉,亚马逊会吗?

罗超频道认为,应该不会。

Kindle 无对手

Kindle 比 iPhone 诞生晚了一年,面世初曾被乔布斯质疑,他认为这是只有一个功能的电子产品:Kindle 不能打电话,不支持彩色视频,只有读书这一种功能。事实证明,乔布斯这一次看走了眼,第一代 Kindle 发布之后 6 小时便售罄,之后几个月都卖到断货。

当然,乔布斯对标的产品是自己的发明的 iPhone,后者重新定义了电话,开创了移动互联网市场,比 Kindle 取得了更大的成就。但我们不能因此认为 Kindle 失败,它将人们的阅读习惯传承了下来,在全世界圈粉无数。

Kindle 也改变了人们对互联网公司做不好硬件的看法。在 Kindle 后,亚马逊推出的 FireTV 和 Echo 也大获成功,成为贝索斯在硬件上的三大得意之作。当然,贝索斯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比如 Fire Phone 出完第一代之后就宣告终结。

与很多国外互联网产品在中国市场混不下去不同,Kindle 在中国也取得了极大成功。Kindle 在 2013 年进入中国市场,护眼的电子水墨屏和沉浸式的阅读体验使其大受追捧,几小时内就被抢购一空。之后 Kindle 在中国一骑绝尘,基本成为电纸书的代名词,2016 年,中国竟然成了 Kindle 销售的第一大市场。

五年来,Kindle 在中国的累计销量已达到数百万台,目前在中国市场占据了超过 65% 的市场份额。Kindle 中国用户总数提高 91 倍,付费电子书下载量和 Kindle 付费用户数分别较 2013 年增长了 10 倍和 12 倍。

现在国内市面上的电子书阅读器,除了 Kindle,还有当当的 Light 阅读器、掌阅的 iReader、京东的 JDRead Venus 和腾讯的 QQ 阅读器等,它们几乎都是在 2017 年被推出。

这些电子阅读器背后的厂商几乎都是图书内容运营商,它们的手机阅读 App 用户数远远高于自家的电纸书产品。据比达咨询的数据显示,掌阅在 2018 年上半年的日活达到了 1850.4 万,QQ 阅读的日活达到 1445.2 万,这些数字都远高于 Kindle 百万级别的销量。

这些公司电纸书产品的市场份额加起来还没有 Kindle 多,却还要不断推出新产品,它们都期望打造一个从阅读平台、支付环节再到阅读终端的消费闭环。

一方面,电纸书有着优雅的盈利模式,硬件卖钱后,不断售卖电子书,不用在图书内容插入广告,影响用户体验;另一方面,电纸书本质是一种捆绑用户的方式,硬件的用户捆绑能力最强,特别是具有账户 ID 的硬件,如 iPhone、Kindle。

Kindle 启示录

虽然 Kindle 取得重大成功,但贝佐斯不是没有失手过,特别是在中国市场。

亚马逊在中国的市场被天猫和京东挤压得只剩 0.8%,亚马逊中国甚至破天荒地入驻了阿里巴巴旗下的天猫成为一个旗舰店。亚马逊的 " 利润之源 "AWS(亚马逊云服务)在全球市场做到老大,在中国市场却不算主流,被阿里云甚至腾讯云甩出很远的距离。

Kindle 是亚马逊在中国最成功的业务。按道理来讲,中国用户的阅读习惯和国外有很大差别,Kindle 的内容是面向全球的,Amazon 的网站、App、支付流程也不是很接地气(比如支持微信支付、支付宝是很晚的事儿),无法跟中国互联网公司的电纸书媲美,如果按照分析师的逻辑,Amazon 必败无疑。

为什么 Kindle 却可以做到中国市场第一、遥遥领先,而且短时间看不到下滑趋势呢?

本土化的产品

虽然 Kindle 很多地方不是很接地气,但也不能否认 Amazon 的努力。

为了满足中国读者的需求,Kindle 一直在不断推出本土化产品和功能。

2015 年,Kindle 白色外壳版在中国首发,这是 Kindle 第一次为美国以外的国家做出定制款。2017 年,Kindle 与中国移动联合推出 Kindle 咪咕版,该产品拥有双系统,并且拥有更多的网文数量,对中国网文市场的重视也使得 Kindle 拓宽了产品的使用场景——在国外 Kindle 主要支持图书。

Kindle 还有不少本地化功能,比如 Word Wise 生词提示功能大受中国读者的欢迎,超过 80% 的英文原版 Kindle 电子书阅读者使用了这项功能;再比如 Kindle for Kids 则是面向儿童的套装,内容为儿童定制,提供一些 " 儿童友好性 " 的保护套等等。

互联网硬件

亚马逊在线上图书领域有绝对优势,因此掌握了大量电子书资源。Kindle 商店在上线首日就有 8.8 万部电子书,书库远超同行,目前,Kindle 在中国电子书店的书籍总量也达到了 70 万册。

硬件只是基础,增值服务才是 Kindle 的强项。

Kindle 的硬件并不赚钱,亚马逊在 Kindle 硬件设备上大约有 5 亿多美元的亏损,但是在电子书、音乐、广告等增值业务上却获得了 20 多亿美元的利润,这是亚马逊的一贯思路:先用低价迅速占领市场,然后再通过增值服务来盈利。

硬件不赚钱、互联网等后向服务赚钱,正是中国互联网公司近年来 " 鼓吹 " 的方向,比如最近要推电纸书的小米,在上市前夕就承诺 " 硬件利润率不超过 5%",更早之前,贾跃亭、周鸿祎等激进派更是提出了 " 硬件免费 " 的所谓互联网硬件模式。今天智能音箱很火,天猫精灵、百度小度音箱、小米小爱,也都是硬件不赚钱、赔本赚吆喝的思维,大规模补贴用硬件获取用户。

Kindle 是互联网硬件的始作俑者,这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中国消费者热爱 " 捡便宜 " 的习惯,要知道免费模式在中国互联网上是最流行的。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发布者:科技快报网

相关阅读

微信公众号
意见反馈 科技快报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