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下午4点28分,街电发布声明称,来电涉嫌阻碍行业公平竞争,以专利向街电索赔8亿元,并要求街电对其进行远超市场价值的收购。 街电称来电专利要价8亿 来电的专利“战术”由来已久。 2017年5月,来电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申诉街电侵害其两项专利,分别为“移动电源租用设备及充电夹紧装置”,以及“吸纳式充电装置”。就此,街电成为其狙击对象。街电被迫反击,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提起对来电的7件专利无效宣告请求。 有媒体数据统计,两年时间里,来电发起或参与的专利诉讼达到45件,诉讼金额高达7000万。 接近共享充电宝的投资人对其不满:“行业刚刚火起来,还没有充分发展。现在就开始大打专利战,来电的格局不够大。” 一直以来,专利被来电视作为“竞争力”,其CEO袁炳松称之为“商业竞争优势”。而此次在街电的声明中,曝光来电以专利索赔8亿巨款,并要求街电对其进行对价收购,收购价远超市场价值。 街电来电专利战升级 新的融资可以为企业带来新的估值。 据公开信息显示,在来电不断进行诉讼获取商业竞争优势的同时,资本市场对其的看好在2017年4月停止。 与之相对,街电因早早被上市公司聚美收购,早已没有资本顾虑。换而言之,专利战是来电唯一的议价底气。 事实上,来电“求购”的痕迹早已有迹可循。 今年10月,来电CEO袁炳松接受36氪采访时提到,行业终局会是收并购,5亿人民币是分水岭,是基本的成本。然而,来电此次对街电提出8亿的专利索赔价格,远超“分水岭”,也远远超过来电的市场价值。 而对于街电而言,其市场仍在扩张,尚未触及天花板,且市场份额远超来电,对价收购后者并不划算。今年11月2日,街电首席运营官何顺在接受海峡两岸记者团采访时提到,街电在300多座城市运营,累积用户已达8000万,峰值订单180万,且已经实现盈利。 此次面对来电高于市场价值的要价,街电选择直接曝光。这一场专利战,已经成为被并购方与潜在收购者之间的博弈。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