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我们认为可折叠手机的主要玩家是三星、华为。今年 11 月三星在旧金山开发者大会上,展示了首款可折叠屏智能手机 Galaxy f,采用 Infinity Flex Diaplay 屏幕技术和新的 UI 设计。但目前可折叠手机迎来了新玩家,一个是索尼,一个是微软、一个是 LG。 市场曝光的索尼可折叠手机,玩法有何不同 我们重点谈索尼。 根据 PHConcepts 曝光的概念机图片,索尼的这款可折叠手机 Sony Xperia Slide 带有许多活动部件,采用了 8 英寸的屏幕,展开以后该手机的大小会保持在 5.7 英寸左右,分辨率达到了 4k 的级别,这部索尼可折叠手机的折叠方式和目前已知三星可折叠手机的折叠方式是一致的,采用的是三块屏幕设计,即手机展开之后则是显示的两块折叠屏幕合并的一个完整的屏幕。在手机折叠以后,还能够呈现出曲面屏的效果。 另一个被曝光的设计是它搭载了伸缩式前置摄像头,这个设计可以让这款折叠手机打开之后,后置三颗摄像头和外侧屏幕是处于一个平面上,所以完全可以利用外侧屏幕进行显示而用后置三颗摄像头进行拍照。 不过,它在设计上跟三星有所区别,它不是采用链状的设计,而是通过钛合金接头形成一个双滑动显示屏。当面板对齐时,中间枢轴可以无缝地隐藏,甚至不会破坏它作为平板电子产品的体验。从目前曝光的原型机来看,索尼的可折叠手机的设计颇为超前。 索尼做可折叠手机或许早有意向。这在索尼早早就布局了可折叠柔性屏幕与专利可以看出。说到显示屏技术,很多人会想到三星。但其实 LG 在显示屏方面同样有着不可忽视的实力。 根据韩媒 Business Korea 年初的报告,索尼和 LG Display ( LGD ) 扩大了他们之间的交易,LGD 不仅向索尼提供 OLED 屏幕,还提供柔性显示屏。据了解,LGD 已经为高端索尼电视提供 OLED 屏幕。在目前,索尼和 LGD 的合作关系已经扩大,还包括用于智能手机的柔性面板。这为索尼做可折叠手机解决了柔性屏幕的供应问题。 另一方面是专利的储备。 今年 5 月份,索尼向 WIPO 提交一项专利,专利显示索尼的可折叠屏幕设备拥有前后两块屏幕,它们可以调节为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的状态。也就是说一个显示屏可以切换到透明模式,而另一个显示屏可以切换到非透明模式。相对而言,专利中透露出来的索尼可折叠手机似乎颇为惊艳,也值得期待。 索尼加入可折叠手机的暗战与角逐,让可折叠手机市场变得更加热闹了。在三星之外,华为余承东此前已经公开表示华为正在研发可折叠屏幕手机。早前韩媒称,华为即将推出的可折叠屏幕手机,柔性屏幕是由 LG 提供,并将于今年 11 月发布该机。但从目前来看,华为还没有发布可折叠手机。 而广发证券曾在发布的智能手机产业链报告中透露,华为 5G 可折叠屏新机将搭载 8.0 英寸京东方显示屏,具体是通过将手机屏幕向外合并、向内打开的方式进行大屏幕和正常手机屏的转换。从种种迹象来看,华为明后两年推出可折叠手机或许是大概率事件。 另一个玩家是 LG,据 Lets Go Digital 报道,11 月 21 日,LG 向欧盟知识产权办公室申请了三项商标注册,分别是 FLEX、FOLDI 和 Duplex,分类为 Class 9。而三星华为也有 "F""Flex" 等类似的商标申请。由于 LG 该分类下包含智能手机,LG 也曾经发布过名为 G Flex 的曲面手机,采取的是机身整体向屏幕内弯曲的形态,因此 LG 要做可折叠手机也是大概率事件。 在国内,关于进军可折叠手机的传闻中,包括了微软,也包括联想、小米等厂商。但从目前可折叠手机市场的各路玩家来看,到底谁会成为国内市场第一家可折叠手机厂商还是未知之数。 流年不利,索尼不甘心智能手机市场的失败 索尼在手机市场的不甘心我们可以理解。毕竟,曾经是日本第一大手机厂商,乔布斯也曾是忠实索粉。但索尼从 2009 年开始就一直流年不利,亏损、业务调整、裁员、出售业务资产和物业这些关键词一直伴随索尼一路走来。 在智能手机时代,索尼则几乎未进入过主流厂商阵营,2010 年前后,HTC 辉煌的时候,索尼不温不火,2012~2013 年三星如日中天之时,索尼依然小众,等中国军团崛起,索尼基本已经边缘化,而中国手机厂商过去无论在营销、渠道、产品与对消费者需求洞察层面更新迭代都非常快,竞争激烈,而索尼则一直裹足不前。 尽管索尼当年雄心勃勃要打造 "One Sony" 计划,计划推出惊艳的手机产品,展示索尼的技术实力,但是一直以来,尽管索尼手机一直定位于中高端价位,但其旗舰无论在配置外观以及软硬件体验层面都无法拿出更好的差异化体验。 索尼过去的失败在于一直在与苹果三星竞争高端市场,但是索尼在市占率、软硬件层面的体验上却并没有做出口碑,在市场营销与渠道建设上更是严重落伍,对市场需求缺乏真实的理解能力。 在今天,有业内人士对于售价 5399 元的索尼新款手机 Xperia XZ3 指出:" 万年不变的方正形设计,指纹解锁还在背面,相机没有双摄,动态震动也没有跟进。" 这其实也在印证了,今天的索尼手机,其实在软硬件层面还是跟不上潮流与大众需求,其思维还停留在过去的时代。而索尼的高端手机也一直缺乏控价能力,高端旗舰上市没多久就价格跳水毛病多年来未曾改善,而索尼 Xperia XZ3 手机上市之时,XZ2 则直降 2000 元,这种大幅度的跳水其实影响的是其产品的保值性与品牌价值,这也导致其手机品牌溢价不断下滑。 在今年,数据公司第一手机界研究院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索尼手机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已经跌出前 20 名,市场份额不足 0.05%,索尼手机已经完全退出中国市场了。 一直以来索尼都以黑科技著称,它的工业设计也曾被业内赞赏有加,但索尼的旗舰机型 Xperia 系列却长期游离在主流大众视野之内。在国内,线上渠道基本上没有宣传活动,各大电商平台几乎找不到索尼手机的位置,它在中国基本上是已经是一个被遗忘的品牌。 但索尼其实并不甘心这种失败,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过去索尼一直被称之为技术的索尼,它如果还有压箱底的黑科技,在技术的极点到来之际,还是可以抓住机会再搏一次的。 押注可折叠手机的索尼,还能搅动市场浪花吗? 笔者过去指出,可折叠手机因为它具备吸引人眼球并打破当前直板手机的形态的审美疲劳的创新价值,它对行业的影响,短期不能高估,但长期也不能低估。无论是产品形态与应用场景以及它可能出现的玩法创新、变革,都与直板手机不一样。 凯文凯利在《必然》一书中指出,在未来,每一个表面都可能成为屏幕,而这些屏幕也会改变人机交互模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