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演唱会中投入「面部识别」技术,现在已经不那么罕见了。 早前,日本歌手宇多田光的官方团队在公布了演唱会售票细则的时候,表示本次售票会加入 “面部识别” 技术。 门票购买者需要录入面部信息,用作入场的身份验证。此外,用户如果要交易门票的话,也只能通过官方提供的线上系统才能够操作。这样做的目标其实也很明确,就是想要打击黄牛。 在此之前,Taylor Swift 在今年 5 月举行的演唱会中也接入了一套大型的面部识别系统。不过,这套系统并不是为了打击黄牛,而是为了找出跟踪 Taylor Swift 的人。 根据 Gizmodo 的报道,Taylor Swift 演唱会团队这次用的是一种面部信息扫描系统。这套系统会在演唱会进行时运作,当观众注视 Taylor Swift 的时候,它就会开始采集观众的面部信息,手机完成之后,数据发送到田纳西州纳什维尔处理中心,它会将面容信息与数据库图片匹配,数据库记录了不少跟踪者的信息。 此外,这套系统也会在进场时出现,不过它的识别作用并不是为了检测人票是否对应而已。 针对这套系统,有消息指出是官方为了找出跟踪 Taylor Swift 的人而启用的。 在演唱会之前,Taylor Swift 表示又遇到过被跟踪的状况,而且状况还比较频繁。相信唱片公司为了保障歌手的安全,就做了启用面部识别系统的决定。 话虽如此,观众和社会上有反对声音,觉得公司这样的处理手段不太恰当。公众中有人认为,这样其实是对个人信息的一种侵犯,也有人会有这样的疑虑:
这些问题都有人问过,而关于 Taylor Swift 演唱会的面部识别系统启用事件,The Verge、Quartz、Businessinsder 等媒体都有关注,但官方目前未就时间做正式回应。 不过面对「这样做合不合法」这个问题,媒体 Quartz 就在相关报道中提到相应的法律观点:
其实,艺人在自己的演唱会和公开活动中启用面部识别技术这件事,已经不罕见了。涉及目的有很多,有些是为了确保艺人安全,有些则为了打击黄牛,这些都是很常见的理由,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面对如此大量的个人信息,活动的承办者和面部识别系统的运营商到底要怎样的保管和处理,这才是入场观众关心的。要是这里出现差错,就会引发新的问题。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