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最早进入中国的摩托品牌之一,本田 125 曾经充斥着中国的大街小巷,是一代人经典的代步工具,也是很多人的共同回忆。 不过因为政策关系,摩托车在我国命运坎坷,全国各地多个城市都开始禁摩限摩。本田等传统品牌的燃油摩托销量一降再降,反倒是小牛这样的新兴品牌后来者居上,凭借精致电动摩托收割了大波高端市场。 小牛的崛起一定程度上也教育了市场,电动摩托≠粗制滥造的电瓶车。 这个时候,在中国市场心有不甘的本田回来了。赶在 2018 年结束之前,本田发布了首款锂电池电动摩托车 V-GO,售价 7988 元,悬挂 Honda 的独立标识。从定价不难看出,本田剑锋直指小牛,它的对手不是雅迪、爱玛,它要抢食的是小牛电动盘踞许久的高端电动车市场。 和很多传统汽油车品牌推出新能源车一样,我们都会带一个疑问,造车老炮的 “新产品” 究竟怎么样?问题的本质和新势力造车一样,车企和互联网公司谁更懂现在的消费者。 Honda V-GO 长 1671mm,宽 665mm,高 1038mm,轴距 1218mm,采用踏板形式。踏板尺寸为 400x310mm,离地间隙 132mm。整车造型乍看像小牛 M,后悬都非常的高。不过两者造型上又有所不同,Honda V-GO 骨架更像一个字母 “G”。 ▲Honda V-GO ▲小牛 M 为了降低车辆重心,Honda 把电池集成在了踩踏板的底部,重量上前后分担比为 47:53,理论上新车的稳定性和操控性会更好。另一方面,电池布局为坐垫底部腾出了更多的储物空间,大概有 14.2L 左右。 ▲图片来自网络 考虑到用户有从地下停车场出库的场景需求,Honda 的性能标定是支持爬 16 度的坡,电机最大功率 2000w,固定功率 1500w。值得一提的是,这个 16 度的爬坡能力非常优秀了,小牛几乎没有产品能够做到。 电动时代电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小牛采用了松下提供的汽车级 18650 电芯,Honda 用的则是自主研发的 18650 锂电池。Honda 的这套电池尺寸为 232*234*138mm、净重 8.5kg、电量为 20Ah。壳体由铝合金包裹,抗冲击、抗掉落还是不错的。 除此之外,电池支持 IPX5 防水,能在 30cm 的积水道路上行驶,一般下雨天问题都不大。工作温度可以在 -10℃ 到 45℃ 之间。 跟主流的做法一样,Honda V-GO 充电分为两种形式,你可以在车上直充,也可以取出电池用 USB 单独充电,后者除了应对停车位无电源尴尬,还能减少电池被盗的风险。8.5kg 的分量和小牛 M+ 那块 20Ah 的电池相持平。5h 的充电速度相比小牛的 3.5h 速充略逊一筹。 至于续航,本田给到的成绩是 20km/h 等速能跑 60km。本田最骄傲的是,V-GO 搭载了 CBS(联合制动系统)保证了很高的制动性,这套系统是本田专利产品。刹车系统为前碟刹后鼓刹的配置,CBS 可以帮助新手安全停车,避免制动方面的误操作带来的危险。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科技智能范儿方面,本田略微有些掉队。全车采用 LED 光源,不过还没有巴掌大的 LCD 仪表相对小牛就显得非常没面子了。车辆支持 GPS 定位,与手机 App 互联之后可以实时在手机地图上定位车辆,智能钥匙可以锁住车把手方向,防盗组件实时工作防止车辆被盗。 至于远程 OTA 啦,电池防盗技术啦,通通都没有见到。 ▲图片来自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