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里,你可能变成两种人:一种是宅男,一种是猛男。 我可能是后者。 来到大学之后,属于自己的时间一下子多了起来,完成课业倒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面对多余的时间,我的同学们有的选择和游戏为伴,从王者峡谷一路转战到绝地小岛;有的早早确定了考验目标,从图书馆学到自习室;而我,从健身房开始,一路跑遍了广州所有的小山丘。 运动是一件痛并快乐的事情,运动分泌的乳酸让肌肉酸疼,而同时大脑产生的内啡肽和多巴胺,又让人倍感愉悦。 不过在运动中,不少人也有快乐并痛的情况。如果是正常运动分泌乳酸产生的酸疼还好,就怕不科学运动让身体受伤。 有句话叫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比如我从跑步入坑,选择的跑步鞋至关重要,如果说缓震效果不好的话,那么一个马拉松下来,膝盖肯定会受到很大伤害。 再比如跑步的姿势不对,对关节也不好;配速和身体素质不搭,同样也达不到好的训练效果。 这几年国内马拉松很流行,人们对如何健康跑步的理解也越来越深,装备也从基本的鞋子进阶到运动手表。 于我而言,智能手表当中的那些智能部分其实重要性不太大,反而是运动监测部分更加重要。 作为一个学生党,1000 出头的 HUAWEI WATCH GT 用了一个月之后,在运动部分我还是很满意的,甚至说,它能很好的帮助我科学运动。 虽然说之前我跑过马拉松,也速登过广州塔,不过那基本上还是靠着年轻力壮。 什么是科学运动呢?打个比方,在锻炼菜单中的跑步课程中,有四个级别:L1 跑走结合,L2 轻松燃脂跑,L3 MIIT 燃脂跑和 L4 MAF 180 初级跑。 四个级别覆盖了入门跑者到准专业跑者,我现在基本上都在跑第四个 MAF 180 初级跑。 这个跑法最关键的地方就是心率监测,因为心率是反映运动强度的科学指标,而用 180 减去年龄得到的心率数,就是最大有氧心率上限,这个数字再减 10 就是最大有氧心率的下限,跑步时候把心率控制在这个区间,尽量接近上限,能达到很好的训练效果,尤其是对喜欢长跑的人而言。 也是这这个科学训练方法之下,我的心肺功能在这一个月里有可以感知到的提升。 在周末的时间,我也喜欢登山,刚好 HUAWEI WATCH GT 也能针对登山进行科学的指导监测。另外,它的三卫星定位系统(GPS、北斗和 GLANOSS)可以实时告诉我在哪里,移动了多远。虽然说我不去登那些无人的野山,不过毕竟远离市区,山里人也不多,多一些信息,也就多一些安心。 实际上,广州及周边能登的山已经被我征服完了,说实话,挑战不大(挑战最大的其实是今年广州塔登高公开赛)。明年已经准备去征服些海拔更高,坡度更陡的山了。这个时候可能需要更多的监测指标了,比如海拔、气压、3D 距离和指南针等等,看了下 HUAWEI WATCH GT 的介绍,也都支持。 这些监测的数据,和定位信息,可以很好地保证登山过程中的运动强度,时间进度控制,以及安全。 如果要说这款手表给我最大的感受,那就是「安心」吧。之前在长跑和登山的时候,都是依靠自己的感觉和身体的反馈,多少有不科学或者不靠谱的地方。现在有了 HUAWEI WATCH GT 之后,我对自己身体和环境的认知就更量化了,日常的锻炼也更科学了。 也就是说我运动起来心有猛虎,它监测则是细嗅蔷薇。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