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马克·扎克伯格在个人 Facebook 主页上公布了个人2019 年年度目标——「组织一系列关于科技未来的公开讨论,探讨其中所包含的机遇、希望和焦虑。」 众多外媒对这个「目标」都不怎么看好。在展开说之前,也许我们先回顾一下过去几年扎克伯格个人目标的效果。 最开始,扎克伯格每年设定的目标都更倾向趣味性,让他看起来更亲民的内容,譬如每两周读一本新书,学习普通话,每天写一封感谢信,一年跑 587 公里,一年走遍美国所有州,和当地人聊天…… 虽然 2017 年的「走遍美国所有州」被不少人批评,最终看起来就像日常公关操作一般,丝毫不真诚,但怎样都比不上 2018 年的「修好 Facebook」最终效果来得糟糕。简而言之,就是每半个月爆出一件丑闻,公司股价 「跌跌不休」。对于去年,扎克伯格自己的回顾则是:
也是因为这些大问题依旧没解决,所以扎克伯格决定将今年的个人目标设置为「组织公开讨论,探讨科技于未来对社会的影响」,并承诺「每隔几周,我将和领袖、专家和我们社区中来自不同领域的人进行叫交谈,并将采取不同形式,让活动保持有趣。」 《Vanity Fair》不客气地将扎克伯格的个人目标「翻译」成「说服世界 Facebook 并不邪恶」,因为他在文章中常将类似 Facebook 宣称的「全球社区」功能放在「坏」的对立面:
不过,考虑到扎克伯格对自己隐私的保护程度之高,如果真的可以如他所言,让他在自己舒适区之外和别人真正讨论科技的问题,也许还是能带来一些有意义的结果,否则,成果可能就只有一堆新的僵硬扎克伯格表情包了。 目前,扎克伯格并没有公开任何关于这些讨论的具体计划,但表示将在个人的 Facebook、Instagram 页面或其它社交媒体上呈现这些公开讨论。 题图来自 VF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