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雷军和董明珠的“世纪赌约”无人不知,他们相约在5年内对比各自两家企业的年度营收,如果雷军的小米能够在5年之后总营收超过格力,那么董明珠要给雷军10亿元,反之亦然。如今随着小米集团公布第四季度的总营收,这场赌约的结果也正式出炉。非常可惜,雷军的小米虽然已经高速追赶,但还是以百亿元之差输给了格力。 3月19日小米集团公布第四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小米集团全年营收1749亿元,同比增长52.6%,经调整利润86亿元,同比增长59.5%。另一边,格力在1月份公开的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18年全年格力集团的总营收在2000亿到2100亿元之间,换言之小米以超过百亿的差距,输给了格力。 自2013年年底定下赌约之后,雷军和董明珠二人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讨论过这个事情,他们各自都对自己公司的业务非常有信心,但显然董明珠的底气更足一些。董明珠表示,格力是制造业的代表,小米是互联网企业的代表,而互联网必须要有实体经济的支撑才能持续发展,二者所在的行业不同因此对赌意义不大,可见董明珠既是胜券在握,也是云淡风轻。 在2013年的时候小米的总营收大约是320亿元,而格力是1200亿元。经过5年发展,小米的总营收来到了1700亿元,格力则是2000亿元,论进步幅度肯定是小米比较大。实际上如果小米以当初定下赌约的发展速度发展的话,那么总营收超过格力并不是没有可能。 当时小米还是中国前三的手机企业,甚至一度登顶中国第一,“小米模式”正在引领智能手机行业。但没想到如日中天的小米在2016年销量滑铁卢,这一年的表现严重拖慢了小米手机的发展速度。好在2017和2018年实现大逆转,不然的话这场赌局早就失去悬念了。 不过对于企业家来说,只要不是签订合同的事情,都不是什么重要事情,这场赌局也是如此。可想而知的是雷军应该不会向格力支付这10亿元,而董明珠很可能也不会收。这场赌局可以视为制造业和互联网行业之间一次意识形态的碰撞,结果如何并不重要。 或许我们在十年后谈论起互联网或者雷军,大家都会依然记得这轰动一时的“10亿赌局”,拥有这一层意义也就足够了。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