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科技快报网 首页 科技快报 IT资讯 查看内容

美媒称部分iPhone射频辐射超标 苹果认为“测试不准确”

2019-04-07 01:28:00 来自: 互联网

8月22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此前《芝加哥论坛报》委托第三方机构对11款苹果iPhone手机进行的射频辐射测试显示,苹果部分型号iPhone的射频辐射水平略高于法律上限。这一报道也催生了联邦政府对iPhone进行一系列新的后续测试。科技快报

据《芝加哥论坛报》报道,该项手机射频辐射测试已经进行了一年多。其选择射频暴露实验室(RF Exposure Lab)从11款不同的智能手机中抽取样本,并将它们放置在一个传感器和一个具有与人体相同射频吸收特性的液体容器之间进行测试。科技快报

射频辐射测试是按照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要求的制造商规范进行的。以苹果为例,其距离皮肤表面5毫米。另外一项测试是距离皮肤表面2毫米,这是第三方选择的裤子口袋布厚度平均值。科技快报

三星手机射频辐射测试距离皮肤表面为10毫米和15毫米。不管是5毫米、10毫米还是15毫米测试, FCC都要求在距离最近的接触点上,人体吸收的能量不能超过1.6瓦/千克,这也被称为“特定吸收率”(SAR)。科技快报

实验中用浸入组织模拟液中的探针进行测试。测试人员使用基站模拟器对在测手机进行呼叫,并调整基站上的设置,使无线信号保持相同的频带、频率和信道。而得出的最高射频辐射用于监管审批过程中一系列测试的最大值。科技快报

最坏的情况是,在第三方对iPhone 8进行的测试中,浸入模拟组织液的探针在5毫米外吸收的能力为2.64瓦/千克。一部iPhone 7的射频辐射水平为2.81瓦/千克,另一台iPhone 7的射频辐射水平为2.50 瓦/千克。科技快报

摩托罗拉曾告诉测试实验室,他们认为一个近距离传感器没有正常工作。当实验室遵循摩托罗拉的指示后,一款原本超过SAR限制三倍以上的手机在距离模拟组织液5毫米时通过了测试。科技快报

同样的,改进测试方式后iPhone 8的射频辐射水平低于SAR限值。但iPhone 7仍然高于上限。当被问及最初的测试是如何进行的,以及实验室如何进一步改进测试时,苹果拒绝置评。科技快报

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发言人尼尔·格雷斯(Neil Grace)在测试报告发布后对《芝加哥论坛报》表示:“我们认真对待任何关于不符合射频暴露标准的声明,我们重新测试这些手机是否符合联邦通讯委员会的规定。”科技快报

而苹果对《芝加哥论坛报》的测试提出异议,并发表声明称,测试“不准确,因为测试设置不符合正确测试iPhone手机所需的程序。”科技快报

苹果表示:“包括iPhone 7在内的所有型号iPhone,都得到了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和其他销售iPhone国家的全面认证。”“经过对(《芝加哥论坛报》)报告中涉及的所有iPhone手机进行仔细检查和后续测试验证后,我们确认我们的产品符合所有适用的暴露准则和限制。”科技快报

苹果拒绝就《芝加哥论坛报》的进一步问题置评。科技快报

目前尚不清楚为什么实验室当时没有意识到iPhone上有一个已经使用了三年的近距离传感器。科技快报

在美国,每一家手机制造商都必须在产品上市前对其进行射频SAR测试,但是制造商通常可以自行选择设备。科技快报

苹果公司表示,iPhone 7的SAR为1.19瓦/千克。iPhone 8的SAR值为1.20瓦/千克。科技快报

不需要恐慌科技快报

美国联邦政府对公众接触射频辐射的限制非常保守,测试是在绝对最坏的情况下进行的。虽然测试中检测到的iPhone射频辐射水平超出了限值,但并不会构成任何迫在眉睫的安全隐患。科技快报

美国联邦政府对几乎所有风险都设定了若干阈值。一个是安全阈值,第二个是职业阈值,第三个是非职业阈值。在像iPhone这样射频暴露的情况下,行业工人的职业阈值是安全阈值的10%,非职业阈值是安全阈值的2%。科技快报

因此,即使iPhone 7上的近距离传感器处于待机状态,根据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的要求,最坏情况下的接触量也只是安全阈值的3%。科技快报

射频辐射研究科技快报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正在继续对射频辐射进行研究。该机构在2019年5月发表的一份详细研究报告中指出,射频被列为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的2B类,“可能对人类致癌”。科技快报

其他被归入2B类的物质包括金属镍、银杏叶提取物、几乎所有的食用色素、芦荟、发动机废气和腌菜。科技快报

美国癌症协会也没有发现射频暴露与白血病和淋巴瘤等疾病之间的联系。该组织还指出,单细胞动物暴露于射频环境并不同于复杂有机体,小鼠或其他小型哺乳动物暴露于射频环境也不等同于人类暴露于射频环境。科技快报

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组织加热是“射频能量与人体相互作用的主要机制”,主要是因为手机使用的频率。一项研究发现,使用手机超过10年并不会增加患神经胶质瘤或脑膜瘤的风险,但鉴于现代手机使用的普及,该研究主张继续进行下去。科技快报

考虑到一个多世纪以来人类一直在制造自己的无线电频率,这一研究结果似乎不太可能有所变化。科技快报

科技快报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发布者:sophia

相关阅读

微信公众号
意见反馈 科技快报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