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银行业数字化转型不断深化,与之相关的科技服务也在不断进化。 5月29日,京东数字科技副总裁、金融科技事业部总经理谢锦生在出席2019(第八届)金融街论坛年会时表示,在银行4.0时代,京东数字科技将以“组件化”输出“一朵云+三大中台(技术中台、数据中台、业务中台)+开放平台”的全新架构,将技术服务柔性组合,帮助银行在自主可控的前提下实现业务和技术架构的迭代升级,找到新的业务增长点;并帮助银行以低成本,快速接入多样化的场景,为客户提供“柔性定制”的金融服务。 京东数字科技副总裁、金融科技事业部总经理谢锦生出席2019(第八届)金融街论坛年会 Bank4.0 “更近一步” “现在很多人讲产业数字化转型,在数字化的路上,银行业一直领先于其他多数产业。”谢锦生认为,在过去几十年间,银行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具体来说,Bank1.0时代,银行展业主要靠物理网点渠道;在Bank2.0时代,网上银行和各类自助设备和服务开始出现;在Bank3.0时代,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等入口,随时随地获得金融服务;Bank4.0时代,即数字化及开放银行时代,银行可以通过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将服务嵌入更多的线上线下场景。 “数字化是能力,即实现业务全流程的数字化,降低人工干预,以提升运营效率,获得新市场的机会。”谢锦生认为,Bank 4.0和以往的信息化进程不同之处在于,它不只是把银行业务搬到网上去,而是重塑了业务流程和底层技术架构,创造了更贴近客户的产品。 例如,大型国企、跨境电商、小微企业主、白领、学生……这些机构和人群都可能是银行的客户,但他们的金融需求和风险标签千差万别。现在,这些人都只能通过统一的银行APP上,接触相同的产品。而开放银行是要进入客户的细分场景(比如企业自己的ERP、垂直电商平台、在线教育网站等),让用户不需要切换APP,就能获得提供定制化的服务。类似于实体制造业所说的柔性制造,在Bank4.0时代,银行也需要为客户提供柔性定制的金融服务。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金融机构要深入理解每个产业的特征,提供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仅凭一己之力是无法实现的。因此,能否搭建一个开放平台模式,依靠大量有产业Know-How的服务商或科技公司,形成生态,去填平产业环境和金融服务之间的鸿沟,这是Bank 4.0时代取胜的关键。”谢锦生说。 从“自主可控”到“柔性定制” 在向Bank4.0转型的过程中,除了缺少对场景的深入理解及对接能力,银行还存在IT架构升级、数字化产品及运营能力建设等多面的问题。 京东数字科技可以为金融机构提供从金融云平台,到业务数字化转型,再到场景对接的立体化解决方案,不仅能够为银行搭建一个高效、安全、合规的私有云平台,实现信息系统向云端迁移,更能够为银行建立起技术中台、数据中台、业务中台,以及面向场景的open api平台,形成适应互联网业务环境的“一朵云+三大中台+开放平台”的全新架构。 其中,API开放平台,将金融机构和场景端企业无缝连接:将金融机构的底层服务,以API集市、标准产品或行业解决方案等不同形式,开放给各行业中有需求、有场景、有客群的企业商户,快速形成匹配场景内金融需求的产品和服务。降低金融机构拓展场景和客户的成本,提升服务效率、客户体验及业务规模。 在技术输出的过程中,京东数字科技提出“组件化”理念,将产品和技术按银行的实际需求灵活解耦,模块化输出,让银行可以将技术服务柔性组合,真正实现“自主可控”的技术应用。“技术类组件搭系统,业务类组‘带业务’。”谢锦生强调,京东数字科技不是以IT系统的短期交付为目标,而是带着对业务的理解和场景、客户来服务银行。其业务类组件是与各类场景相连接,不仅给银行带来新用户,而且关注于老用户的运营与转化率提升。 在过去几年间,京东数字科技以“组件化”输出,累计服务700多家各类金融机构,积累了大量经验。比如,其零售信贷整体解决方案,涵盖了信贷产品设计、渠道进件管理、反欺诈、实时授信、自动催收等零售信贷全流程业务模块。截止去年底,这一方案已经服务超过100家金融机构,已上线的机构达到40家以上,产生的信贷资产规模超过百亿元。 “成立五年来,京东数字科技一直坚持共建、共生,与行业共同进步。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服务,推动银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帮助银行在这一轮的信息技术迭代中占得先机。”谢锦生说。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