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前后,VR概念备受资本的追捧,众多企业高调宣布布局这一领域,然而,从后续的发展状况来看,不少公司在VR产业的投入上出现了“烂尾”现象。《证券日报》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在2016年前后开出的一些线下VR体验门店,出现了关闭的现象。
不过,5G时代或许将为VR产业再次注入活力。查阅券商研报可知,其普遍认为,5G通信技术有望解决VR发展短板,5G商用将助力VR加速落地。VR对于数据传输速度、带宽等要求较高,而5G具有高速、高带宽、低时延等特点,可以满足VR对网络的要求。 “5G的发展对VR产业是个巨大的契机,但是,能不能迅速引爆这个行业,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观察和积累。”艾媒咨询CEO张毅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三方面因素曾致产业遇冷 VR曾经有多受欢迎?一组数据可以佐证。 《证券日报》记者以“VR”为关键词,查询两市2016年1月1日至今的公告发现,在可供搜查的公告里,约68%的公告的发布时间在2016年,此后两年半的时间里,两市关于VR的公告只有零星的一些。 从彼时上市公司发布的公告中可知,为进入VR领域,上市公司采用了多种手法。 有的企业是联合多家公司共同设立研究院,聚集各种VR输出、输入技术,整合VR视觉等相关技术,尝试建立在VR领域的知识产权竞争优势及技术壁垒;有的是利用资金投建VR体验馆,借机集成现阶段市面上最好的硬件设备和VR软件,并进一步推动相关行业标准的制定;有的公司是设立VR产业基金,通过市场运作遴选投资项目。 不过,这些举措的后续运作状态,目前未看到有专门披露。 “2016年VR产业一下子成为整个资本市场追捧的重点,随后的两年进入低谷,原因是多方面的。”张毅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解释,“VR产业周期较长,投入大,设施比较重,而资本寒冬的到来,让资本没办法支撑产业;此外,VR设备在当时很难做到平民化,有门槛,商业化速度的问题也是创业者和资本比较担心的;行业本身(特性)决定创业者投入比较大,难以支持创业的持续性。因此,综合资本、用户、创业者三方面的情况,(VR热情)压下去了。” 5G时代VR仍有机会 沉寂并不代表VR产业没有机会。有券商研报提及,IDC(国际数据中心)最新报告显示,2019年第一季度AR/VR头显全球出货量达到130万台,同比增长27.2%,这是AR/VR头显销量经历了上一年度下滑之后出现的首次增长。 “从另一个角度看,VR是一个很有机会的产业,在应用教学、娱乐、文旅等方面都有独特的意义,目前最大的问题在于技术的成熟度和产业环境;此外,规模化应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不过,5G发展对行业是个巨大的契机。”张毅表示,“当下的VR产业还在持续发展,目前的主要应用领域有文旅和展示。”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