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季,中国出现了罕见高温,尤其是7月的最后一周。中央气象台数据显示,7月25日-31日,中东部地区多高温天气,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最高气温达35-37℃,局地逼近40℃,有望成为有史以来最热夏天。 “烧烤”模式下,大家都是怎么花式自救的?避暑终极大法当然是不出门。而基于移动支付的各种应用,无论是城市服务还是消费,都让“不出门办事”成了高温标配。 炎热的天气大幅降低了人们出门消费的意愿,外卖自然取而代之。 2019年7月,在多个城市,支付宝端口的饿了么外卖订单总数同比去年7月增长了40%以上。传统的解暑三宝——西瓜、奶茶、冰淇淋订单量激增,西瓜订单量比去年翻番,奶茶冷饮增长了3倍,冰淇淋更是翻了4倍。 而在这个7月,最“惜命”的可能就是广东人了,他们坚决不出门,疯狂点降暑消夏的外卖——在外卖订单量、同比涨幅、奶茶冷饮订单量、冰淇淋订单涨幅、天猫淘宝的雪糕和啤酒消费量等维度上,广东都是全国第一。 连东北人也加入了避暑大军:吉林省冰淇淋订单量增长了8.3倍,其中吉林市增长高达10倍。 吃饭都懒得出门,出门办事更缺乏动力,所幸手机可以解决一切。2019年7月,足不出户就通过支付宝城市服务办事的人数增长1.6倍。 其中,社保办理人数激增3倍;公积金办理人数增加了2.4倍;出入境办理同比增长4.7倍,景点门票支付笔数翻了一倍;预约挂号、问诊医生及报告解读等医疗健康服务同比增长72%。 大热天,相比骑共享单车,人们更愿意钻进有空调的公交地铁网约车。支付宝出行数据显示,7月公交地铁网约车的乘车次数环比6月增加了15%。其中,上海位居全国各城市榜首,乘坐各类防晒交通工具的支付笔数全国第一。 为了躲避高温,人们出门消费的热门时段开始向气温较低的晚间移动。口碑的数据显示,晚餐及宵夜的订单量大幅增加。 或许由于白天“烧烤”得太多了,晚上人们更倾向于吃以冷餐为主的各式西餐,东南亚菜、日韩料理、西餐等菜系订单量,在夜间时段出现了大幅增长,涨幅分别达到96%、126%和150%;最受欢迎的火锅烧烤虽然也有大幅增长,却只能屈居二线。 与此同时,家长们带娃消遣的时间也尽量避开了白天,口碑上夜间亲子游玩、亲子游泳、少儿外语等在内的各类亲子类消费订单同比增长了300%以上。 除了给自己降温,大批网友还在支付宝给地球降温。蚂蚁森林显示,2019年7月种树量同比去年增长2.6倍,其中上海人贡献了最多的树,最多的能量。同时,7月蚂蚁森林公益林浇水量也环比增加了70%,其中又是上海人贡献最大。 不仅如此,截至2019年7月累计的蚂蚁森林各项数据中,上海无一例外都是全国第一,堪称地球第一种树小能手。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