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微软等很多公司都曾表示,在理解人类语言的过程中,计算机就像是一台哑巴机器。诚然,电脑可以识别出“猫”这个词,并在文本信息中进行重复,但它对于什么是“猫”仍然没有多少概念。 然而,人类却知道猫是一种哺乳动物,知道它已经被人驯服,很多人都会将其当做宠物,而猫咪视频也经常在网上疯传。 正是因为知道一个词汇和理解一个词汇之间存在着差异,所以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才有望发挥自己的潜力。2016年11月,微软亚洲研究院宣布了一项技术,可以帮助电脑以类似于人类的方式对文字进行概念化。他们称之为:“微软概念图谱”(Microsoft Concept Graph),这可以提供一种渠道,帮助电脑最终理解人类的语言。 微软概念图谱 微软概念图谱是一个汇总了540万概念的巨大图谱,这些概念来自机器学习算法和数十亿的网页及匿名搜索请求。微软一直希望利用计算机模拟人类思维,而这个想法正是该项目的关键组成部分。 如果电脑能够理解文字背后的含义,便可理解使用该词汇时的上下文内容。这样一来,电脑便不会单纯根据字面意思记录我们所说的内容,而是会尝试着理解我们的话蕴含的真正意义。 研究人员表示,关键词广告就是这项技术适用的领域之一。如果你在浏览网页时看到的关键词广告相关性更强、侵扰性更低,肯定会带来很大帮助。例如,当我搜索某个地方的房价时,可能并不是为了在那里买房,只是好奇如果我把那里的房子卖掉,究竟能卖多少钱。如果电脑能够识别出这种微妙的差异,必将带来深远的影响。 借助这类研究,人工智能或许就能做到这一点,从而为所有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 深远影响 微软等科技巨头都在积极开发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应用,希望有朝一日能使之全面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作为一项商业战略,这的确很有道理。毕竟,很多人都希望全天候随身携带电脑。智能手机的概念化和背景化分析能力越强,就越能理解你和你周围的环境,也就越能在你适应周围环境时带来更大的帮助。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