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内知名面板厂商京东方宣布将投资465亿元人民币,在四川绵阳建设一条第6代AMOLED(柔性)生产线。其中,200亿由绵阳市政府负责,60亿由京东方筹集,剩余部分双方共同通过银团贷款解决。 早在2015年5月,京东方便已在成都投资建设了一条第6代AMOLED生产线,将于明年投产,预计到2018年可大规模量产供货。此次再投资建设绵阳6代线,京东方表示主要是为加大对柔性显示屏布局。 OLED在未来两三年必将迎来爆发式发展,因此京东方新的面板投资都聚焦在OLED领域,企图在这个增量市场中占据先机。 据市场预计,苹果将大概率会在下一代手机中使用OLED屏。而后其他手机品牌会陆续跟进,OLED发展已大势所趋。但受限于良品率,大尺寸还将以LCD为主,转向OLED速度不会太快,未来五年内OLED面板会以中小尺寸居多。 OLED具备轻薄、省电、高性能等特性,取代LCD的趋势愈加明显。但全球能供应小尺寸OLED屏幕的公司不多,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2016上半年,全球10英寸以下的小屏幕OLED,三星一家就占据了99%的出货量。 按照国内面板厂商的布局规划,短期内恐怕与苹果订单无缘,但面对技术革命带来的市场机遇,国内面板厂商不会临渊羡鱼,而是快马加鞭地追赶。 一旦各国产能提升,OLED面板成本将随之下降,最终取代LCD成为主流。据《中国OLED产业分析报告》预计,到2018年,OLED智能手机屏幕市场规模将达186亿美元,超过LCD。 OLED尽管是未来显示技术的发展趋势,但面临的诸多难题仍不容忽视,如尺寸、使用寿命、工艺、知识产权、成本等问题,国内面板厂商需重视解决。 OLED技术发展难点 此外,国内面板厂商专利领域储备不足,与日韩两国有很大差距,所需的原材料也被日韩等国掌握,成为我国OLED产业发展的一大制约。 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OLED应用市场,对OLED的需求将呈现爆发式增长,潜力巨大。国内面板厂商需要做的是及时跟进加大研发投入,解决好原材料的开发和供应,未来还有赶超的机会。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