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次的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治过程中,我们随处可以看到智能制造的工作场景。那么全民战“疫”凸显我国智能制造业存在怎样的短板和机遇?央视财经新媒体携手《中国经济大讲堂》节目特别策划《战“疫”后新机遇》,特邀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苏波独家解读。 在节目中苏波表示,制造行业有效支撑了前线的防疫工作,为应对疫情作出了重要贡献。这次疫情对制造业既是一种挑战,同时疫情的防治也给制造业提出了新的任务,带来新的机遇。 制造业下一步怎么走? 苏波:发展先进制造业是关键 苏波认为下一步要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大力推进制造业的强国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要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和高端发展的能力,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能力。要在疫情当中补短板、强长项,长项就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推动创新能力的提高。 要加强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这些领域的创新和研发,包括智能汽车、3D打印、生物技术,还有量子计算机等,加大研发的力度,进一步提高在战略新兴产业领域的技术水平。 同时,要加快发展成熟的先进制造业,中国在高端技术装备、航空航天装备、高铁装备、电力装备、船舶装备、电子信息产业以及机床、机器人、新能源汽车方面,具有全球技术先进的优势,要发挥这些优势。 汽车电动化是全球汽车发展的趋势! 苏波: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应再持续几年 新能源汽车,中国是第一生产大国。现在累计保有量也超过全球其他国家之和,这是优势。整个汽车的电动化是全球汽车发展的趋势,发展电动汽车一是因为未来的能源、化石能源具有不可持续性,二是环境污染的治理问题。 苏波表示,鉴于目前形势的严峻性,鉴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全球的引领地位要确保,也鉴于经济下滑的趋势,建议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最好能够再持续几年,至少在今年不能退坡,最好能持续两三年,使汽车生产的成本降低和技术进步能够消化新能源汽车补贴的成本,使消费者有意愿购买新能源汽车。 疫情推动工业机器人发展? 苏波:无论疫情有无,工业机器人都会快速发展 苏波认为,这次在防疫当中用了一些机器人会减少一些人的感染,对整个行业发展方面有一些作用,但不会有很大的作用。用机器代替人会减少疫情的传染,同时也使生产能够持续发展。但是,作为整个工业机器人的发展本身,目前只是为了防止疫情,而机器人的作用是要实现提高效率、效益、质量以及智能化操作。 我国是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的消费国,工业机器人的使用也是一个发展的方向,不管有没有这次疫情,工业机器人都会快速发展,会适应和配合我国智能制造的发展大趋势,使它能够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收看完整视频,请长按识别下图中二维码↓↓↓ 直播预告:3月30日(下周一)19:30,央视财经客户端将继续播出《战“疫”后新机遇》第三期,特邀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高级顾问王建宙独家解读。 5G等先进通信技术如何助力我国在这次疫情中快速有效控制疫情蔓延,协调各种力量精准投入抗疫?未来在类似事件中还能发挥怎样的作用?敬请关注。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