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科技快报网 首页 科技快报 IT资讯 查看内容

中国玩家很“抠门”,如何让他们乖乖掏钱买游戏?

2016-12-25 15:13:07 来自: 游民星空phxfed

在Steam的圣诞促销面前,我相信大家的手已经又剁过了。尽管就在一个多月前的“双十一”,我们的钱包就已经空了一次,但大家还是都兴致盎然地沉浸在剁手的快感里面。不仅如此,我还想起了一件事,就在双11当天,国内一款游戏推出了结婚功能,推出结婚的游戏偏偏叫《饥荒》——这就难免有种微妙的错位感。

不过,这事也不能全怪厂商,相反,从一种角度看,这种策略其实合情合理。在这种大公司里一个项目想要维持下去,首先必须有足够亮眼的业绩。然而,尽管有联机功能,《饥荒》本质上还是个单机游戏,如何把这游戏推销给不习惯购买单机的用户群体?也许就只能用上过往推销网游页游的经验了。有人不肯尝鲜?先购买可获得绝版皮肤!女玩家多?结婚系统!《饥荒》就卖出了超过50万份,也算得上是个交代。

“贫富差距”

在如今的游戏市场上,单机游戏不能算大户。哪怕是近来发售了《刺客信条:枭雄》《全境封锁》《孤岛惊魂:原始杀戮》等大作的业界巨擘,育碧全年的收入也“只”不过是15.87亿美元。好吧,尽管在数字上已经是无数企业不可企及的高度,但其实还没有《英雄联盟》一个游戏的收入来得高。

如果拿单个游戏进行对比,那最好的选择自然是拿下年度最佳游戏名利双收的《巫师3》。不过说起来有些打击积极性,尽管《巫师3》的口碑爆棚连带着整个系列的销量突破2000万份,但最终达到的全年收入是2.05亿美元,其中净利润8800万,如果还觉得多的话,考虑一下在4年的研发周期里工作室一直靠着啃销量并不算高的老本还有外包工作勉强度日,平摊下来,还真不如某些垃圾网游来钱容易。

▲十月份的游戏收入数据,中国稳居头把交椅

而在中国市场上,这个问题似乎更加严峻。由于主机游戏早年在中国碰了壁,因此PC游戏的市场份额占据绝对优势。然而尽管中国早在去年就超越美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一大游戏消费市场,然而算下来只有35%的玩家会购买PC游戏软件,人均消费只有63元左右——作为对比,美国人均游戏软件消费是80美元。也就是说,中国每年一千多亿的游戏收入里,绝大部分来自于“免费”的网游页游和端游,正版单机游戏的销售额可谓少之又少。

从游戏发行商收入排名上也可见一斑,主营网游的腾讯网易均进入前10,腾讯更是以巨大优势位于榜首

氪金陷阱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人们更愿意在网游上投入消费?这就不得不从人的本性上说起。现代社会的两百年对于人类的数百万年进化史而言短得不值一提,这也就导致人类仍然保留着众多原始的特征,比如总是追求高热量高糖分的食物,比如热爱炫耀,比如沉溺于随机出现的正面反馈。

炫耀是一种本能的反应,适当的炫耀就相当于给自己打广告,证明自己比竞争对手更有能力,因此鸟类会装饰巢穴,鬣狗会叼着手下败将的头到处游行,而人类则会在现实里晒房产,在游戏里晒皮肤、刷喇叭。

网游的设计者们正是抓住了人性的这一弱点,并赋予了玩家们巨大的炫耀空间。网游往往会给出一些粗糙简陋的默认配置来折磨玩家,降低他们的游戏体验,比如说丑陋的默认服饰、有限制的发言权利等。而玩家们想要改善游戏体验的话唯一的方式就是充值,只要充值就可以得到更大的话语权,更优秀的视觉效果——不论是用喇叭道具在原本15分钟才能说一句话的世界频道疯狂地刷上两万句,还是把丑陋的默认服饰换成炫酷的时装,把简朴的默认皮肤变为带有花样繁多特效的高级皮肤,充值道具都能够让玩家们体会到更加优秀的游戏体验,同时可以向没有充值的玩家炫耀,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游戏公司也自然乐于充值玩家们的炫耀行为,因为这相当于免费给游戏公司打广告,让不充值的玩家可以看到充值玩家的“优越生活”,从而鼓励免费玩家们充值。

▲“才199,不买还是人?”

炫耀的加成是巨大的,哪怕一款单机游戏里有着众多无比精细的建模,但购买单机游戏就如衣锦夜行,没有任何外人能够看见,这就会相当打击玩家购买的兴致。这也是为什么单机游戏玩家会更关注游戏性而非具体的画面或建模,因为再好的画面也只有自己能享受,而且还不能向别人分享这份快乐。相较之下,哪怕只是比别的建模好一点,玩家都乐意在网游中花费相当于一个顶级单机游戏的价格来购买一款皮肤,因为网游里的皮肤能让别人看见,这种心理上的满足感是多精细的单机游戏都无法带来的。

▲今晚,抽个痛快!

另一个抓住人性弱点的设计则是层出不穷的“抽奖”环节。在进化的漫漫长路上,因为冒险更有可能让人生存下去,因此大脑演化出了鼓励我们冒险的机制,任何有几率带来正面结果的活动都可以激发人的快感,这也使得人类热衷于赌博。这也是为什么各式网游都会冒着违规罚款的风险来巧立名目地开设抽奖机制,玩家们必然会对抽奖十分热衷,同时为游戏公司创造大量的利润。哪怕中奖率再低,玩家们也只会归咎于自己的“非洲人”,并以少数“欧洲人”的事迹鼓励自己加大投入。于是,抽奖已经在事实上成为大部分网游的普遍做法以及利润支柱。

把单机卖出去

然而上述的经验在单机游戏中大概都行不通,毕竟没有联机功能,那么能炫耀的东西也就剩下游戏库、游戏时长还有成就数量了。也许这里需要提及Steam平台的功劳,它的出现首次满足了单机玩家“装逼”的愿望,与Steam等级挂钩的游戏徽章、个人页面甚至背景壁纸都能够通过花钱来实现炫耀的功能。然而单机玩家的群体本来就不大,能让别人看到这些资料的机会实在不多,大多时候玩家们只能孤芳自赏。这样看来,这些心理技巧只能起到部分的促进作用,真正想要把单机游戏卖出去,讲究的还是让玩家们“看得见、想去买、买得起”。

酒好也怕巷子深,一款游戏的质量再好,如果不能被玩家所看到,也只是无源之水。因此游戏想要卖得出,首先要有一个平台,将好游戏推介给玩家们,就像IMDb之于电影爱好者,豆瓣之于买书狂。这种面向玩家的平台,一类是IGN等评测机构,另一方面则是Steam等游戏销售平台。评测机构为游戏提供一个客观的评分(尽管有时也不那么客观),高素质的游戏往往能得到高分,玩家们看到评分后也更有可能掏腰包去购买游戏;而游戏销售平台则将琳琅满目的游戏分门别类展现在大家眼前,还通过“鉴赏家”或者“好友正在玩的游戏”等机制推销游戏。游戏销售平台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拯救了PC游戏,无数玩家通过平台的入口认识并购买一些好游戏,优秀的独立游戏也因为玩家内部推荐而得以出头。因此如果有更多的平台出现,能把游戏推荐给更多不熟悉单机的玩家,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发布者:admin

相关阅读

微信公众号
意见反馈 科技快报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