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新冠肺炎疫情,对制造业进行了一次突击考试。战“疫”后慢生活如何助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小微企业如何抓住慢生活后的机遇?央视财经新媒体携手《中国经济大讲堂》特别策划《战“疫”后新机遇》,特邀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独家解答。 张燕生:中小微企业要拥抱数字经济,搭上智能化、自动化和数字化的班车 疫情之后,怎样处理好制造业的中小微企业和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张燕生表示在现在这个情况下,可以看到数字经济的一些新技术、新业态和新产业是蓬勃发展的,比如网上会议、线上购物等。 对于中小企业家来讲,怎么能够拥抱数字经济?张燕生认为要用大数据、云计算、工业物联网等,包括人工智能、机器人,使中小微企业也能够搭上智能化、自动化和数字化这班车,拥抱新经济,拥抱数字经济。对中小微企业来讲,通过慢生活、慢思考,可以思考一个问题,就是今后如何能探索出数字经济的新模式。 中小微企业如何高质量发展?张燕生:最好的投资是高品质和人才! 张燕生认为,越是在危难时候,产品高品质和一切人才的投入最后会得到最好的回报。这对中小微企业家来讲,就相当于从游击队到正规军脱胎换骨的转型,中小微企业怎么能够完成游击队到正规军脱胎换骨的转型呢?重要的是员工、职业经理人以及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都需要完成脱胎换骨的转型。 中小微企业未来的市场在哪里?张燕生:这些潜在市场别错过 张燕生表示,在这次的疫情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受到的影响比较小,东南亚所受到的影响也比较小,还有南亚次大陆,这些地区实际上都是未来的潜在市场。很多的中小微企业过去重点都是放在欧美市场或者是日韩市场,对“一带一路”市场很多中小微企业做得还是比较少。张燕生建议,抱团取暖是最好的办法,大中小企业、产供销企业、上下游企业、内外贸企业、线上线下企业,协同开拓“一带一路”市场,也包括同美国、日本、欧洲的企业合作,共同开拓第三方市场。 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