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科技快报网 首页 智汽车 查看内容
比亚迪包揽三榜第一 中国车企集体改写新能源技术竞争格局科技、权益、效率三重奏 问界新M5 Ultra重塑高价值SUV之选九号公司将于8月26日举办2025新品发布会,重磅推出M5智能电摩哈弗猛龙2026款即将上市,四大产品力进阶,助力新能源方盒子品类再升级智己新一代LS6车型20.99 万元起开启预售,30分钟小订订单量突破10000台驾驭新境,智美双生:全新问界M7金秋启程小鹏汽车宣布全新小鹏P7将于8月14日开启24小时高环耐力测试智能化强势赋能 全新坦克500智享版预售36.00万元起皮卡带电 动力无限|40℃高温出行?火星9越野刀锋版让探险变享受超越新境界,静享新体验:佳安超越PS26舒适旗舰轮胎耀世登场二代哈弗H9护航《沿着边境看中国》第二季摄制组新疆站,全程保障无忧长安启源全新Q05官宣,搭载激光雷达及智驾专用"小蓝灯"系统长安深蓝S05纯电超长续航版8月1日上市,宁德时代电池,续航里程达620km多款全新力作耀世登场 技术创新驱动福田汽车新能源爆发增长消息称鸿蒙智行改款智界R7首批展车今日起全国陆续到店吉利汽车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发布行业首个座舱智能体毕业季购车新趋势,问界新M5 Ultra成学车党出行好帮手经典与美学的时代对话:全新坦克500以“中式新豪华”重塑越野价值标杆焕彩升级 2026款奔腾小马3.49万起于色彩中见传承 全新坦克500敦煌绿亮相

吉利为何着急“飞”?

2020-04-28 16:55:52 来自: 懂懂笔记微信公众号

当新势力造车不断崛起,外界都在评议李斌、李想、何小鹏等是在争当中国的马斯克。不过,与这些年轻的后辈们相比,57岁的李书福或许更像是那个最虔诚的“马斯克门徒”。

有人说马斯克是现实版钢铁侠,也有人说他是硅谷狂人。但不管如何称呼,背后折射出的都是他那些大胆且疯狂的商业举措。电动超跑、商业火箭、卫星、太阳能屋顶和地底高速列车,甚至他还会定期卖一卖喷火枪……很多你在科幻电影才能看到的东西,马斯克都在四处出击。尤其是4月22日有媒体报道第七批60颗“星链”卫星发射升空,而执行发射任务的猎鹰9火箭更是第五次重复使用的“五手”火箭。

不惮一人揽九月,而今吉利也凌云?吉利造车羽翼丰满之后,如今年近六旬的李书福也开始琢磨关于“飞”的事情了。

车要上天,火箭和卫星箭在弦

4月26日,吉利控股集团旗下时空道宇科技有限公司的一则“火箭总师”的招聘信息,引发了外界的极大关注:职位需求一栏显示诚聘火箭整体工作总策划。

实际上,吉利想飞已经不是最近的事了。

“汽车就是几个沙发加四个轮子。”这是二十年前李书福给汽车产品下的“定义”,或许在他看来,飞行汽车应该加上一对翅膀就可以起飞了。

吉利在2017年就收购了全球首家飞行汽车公司太力(Terrafugia)。该公司旗下的产品名为Transition,单从外形上来看,将它称之为小型的折叠翼飞机其实更合适。根据官方数据显示,该车(或者说该机?)的动力组合是一套气电混合系统,可乘坐2人,在空中飞行时速可达到322公里,最大飞行高度约3.048千米,在空中的最大续航可达到800千米。

按照吉利此前的规划,这款飞行汽车将会在2019年先在美国量产,未来会在中国逐步实现飞行汽车的量产。同时Terrafugia还在进行垂直起降飞行汽车的商业布局。

不过,现在已经是2020年4月底,外界一直没有看到这辆飞行汽车量产上市的任何消息。对于这种“科幻”的产品,跳票或许早已是司空见惯的事,即便“飞车”没按时上天,但吉利还想飞得更高。

今年3月,台州吉利卫星项目正式启动。根据吉利官方公布的消息显示,时空道宇科技有限公司自主设计完成的首发两颗低轨卫星,目前已通过各项鉴定试验与测试,预计将在2020年内完成发射。所以,这才有了吉利汽车副总裁杨学良转发的那条“招火箭总师,欢迎报名,简历投@吉利招聘。”

对此,吉利方面的思路是,布局低轨卫星向高级别智能驾驶提供高精度定位服务,全面提升用户智能出行的体验。

当然,作为吃瓜群众我们并不知道吉利的卫星能不能在年内成功上天。不过,从天上3千米的飞行汽车,到200~2000千米的低轨卫星,用当下流行的话来说——吉利和李书福的目标是星辰大海。说不定,未来我们也会看到吉利像特斯拉那样,用自己的“重型火箭”将旗下的吉利跑车送上天。

造火箭、放卫星的吉利想要什么?

如果说造车可以高度概括为“给沙发装上轮子”,那么造火箭和卫星是不是要给通信装置装上火箭推进器送上天?肯定不是那么简单。

首先在投入资金方面,二者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存在。

关于造车的成本方面,相关汽车行业观察家对懂懂笔记表示:“对于一般车企而言,不算那些用老平台山寨其他车型的产品,完全正向开发一个全新车型的成本,大约在几亿到十几亿元人民币之间。另外,这个成本会随着后期车型量产的增加,以及同平台车型“兄弟”车型的增加降低边际成本。”

几亿到十几亿元,这在普通人眼中已经是天文数字,但放到造火箭、放卫星,应该还不够看。

我们以马斯克旗下公司Space X 的星链计划举个例子。作为马斯克全球卫星互联网构想的基础设施,就在4月22日Space X已经用猎鹰9号火箭将“星链”计划的第7批60颗卫星送入太空。截止目前SpaceX 发射的卫星总数达到了422 颗。

而根据马斯克的透露,“星链”将由至少12000颗小卫星来共同组成。

将如此数量的卫星送入太空,背后是强大的技术实力和无数的美元投入。因为Space X截止目前依然不是上市公司,所以外界无法了解它的财务数据。但根据该公司的早期估计,建造和发射卫星的成本可能高达100亿美元。从现在来看,最后的整体投入可能只多不少。

“从企业目的和卫星的功能性方面来看,吉利的卫星和马斯克的星链完全不是一个层面的东西。吉利主要是为未来车联网和自动驾驶方面做布局,而马斯克则是为自己的全球互联网计划押注。”对此,上述汽车行业观察家对懂懂笔记强调,吉利后续对卫星的需求不会有星链计划那么高,而且目前吉利也没有像Space X那样从火箭到卫星大包大揽,未来成本应该会比Space X要低,“但即便如此,单次的发射成本也会是千万元级别,这对于一个车企而言压力不小。”

“上天”背后所需要的巨额投入,对于造车圈老将李书福而言不会不清楚,在这样的情况下,吉利依然选择“飞天“之路的原因也很简单:未来智能出行网络的建设,不会简单都停留在路网建设中,在高度融合的智能空间,吉利选择的低轨卫星将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对此,相关汽车行业观察家对懂懂笔记表示:“首先,吉利这么做的大背景是政策方面正在鼓励民间资本研制和发射商业卫星;其次,就像吉利官方说的那样——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今后的高级别智能驾驶做准备。”该人士分析,成熟的自动驾驶需要高精度导航与高速通讯网络的深度融合,通导一体化是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吉利一直就不是单纯地只在造车领域折腾,基于整车生产打造一个智能化的大出行生态才是其最终诉求,所以它更需要完善自己在出行产业链的布局。”

愿景很美好,但“上天”太烧钱

根据中投顾问发布的《2018-2022年中国商业航天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显示,全球航天产业每年都在以6%到7%的速度快速增长,2020年我国航天市场规模将达到8000亿元人民币。

政策支持、市场快速增长、战略布局需要,从战略选择方向上来看,吉利的筹谋也就顺理成章了。不过,愿望是要能够实现才是完美的,而实现愿望的过程却是“痛苦”的,特别是当下吉利主业承压的阶段。

车市寒冬这个词,过去一年我们已经无数次听说过。如今受疫情影响,市场依然看不到复苏迹象。这样的情况,所有车企都在承压,作为国内头部车企的吉利同样不好受。

根据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发布的2019年财报显示,吉利汽车去年销量达到136.16万辆(包括领克),2018年销量为150.08万辆,同比下降9%;2019年总营收为977.1亿元,同比下滑8.6%,净利润81.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滑35%。

此外,在最受关注的新能源汽车领域,尽管吉利表现得非常激进,但却没能获得预想中的效果。早在2018年发布“蓝色吉利行动”时,李书福就表示过,“到2020年,90%以上的吉利汽车都是新能源汽车。”

但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吉利汽车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只有113,067辆。虽然同比增速高达66.5%,但在总销量中的占比只有8.3%。显然,“预言”落空了。

“吉利确实很坚定地在向新能源方面转,但从产品力上来看,吉利的新能源系列显然算不上最好(但也不差),而在新能源领域其没有比亚迪、北汽等国内竞争对手表现得更好的原因,是吉利要顾及自己的基本盘。”一位资深行业人士向懂懂笔记透露,虽然新能源车炒得很热,但近年来市场上还是以燃油车为主,“所以至少到目前来看燃油车依然是吉利的保证,因此它不会像比亚迪、北汽那样如此激进。”

目前国内汽车市场低迷的背后,是整个车市陷入需求放缓的困境,但这也凸显出,尽管贵为头部国产汽车品牌,吉利依然无法在存量市场的竞争中跳出行业周期的影响。

而车市复苏究竟什么时候会出现,谁也无法预判。在这样的情况下投以重金“上天”,对吉利而言肯定也是一种压力。对于吉利的选择,相关汽车行业观察家指出:“想要实现通导一体,紧靠两颗卫星肯定是不够,整个智能出行网络至少要几十颗卫星才能基本上覆盖,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结束语

抢竞争对手前领先“上天”一步,吉利比北汽和比亚迪等似乎考虑得更远。但同时它也很清楚,卖车才是自己的基本盘。当现在所有业者都在发愁汽车怎么卖出去的时候,吉利最重要的也应该是思考如何提升自己的销量。至于火箭总师和“上天”,或许是媒体过多的渲染吧,至少吉利自己不能急,更不要指望资本市场会对此有多大的热烈响应。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发布者:科技快报网

相关阅读

微信公众号
意见反馈 科技快报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