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yzen(Zen)处理器秀了多次之后,终于轮到AMD在显卡方面的重磅新品登场亮相了,这就是全新设计的Vega(织女星)架构,定位高端,将成为AMD未来旗舰和高端显卡的基石。 AMD表示,虽然Vega、Polaris相隔不到一年,但是变化非常大,可以说是GPU图形行业五年来最大的变化,拥有革命性的四大亮点。 不过这一次,率先公开的只是Vega架构上一些整体的设计特点,更深入的技术和规格细节还要再等等。 Vega的设计理念,来源于如今的GPU架构已经不能很高效地处理最新的数据和负载需求,尤其是显存/内存架构远远跟不上计算需求的脚步。 为此,AMD Vega设计了世界上最高效、最灵活的GPU显存/内存架构,不像以往那样暴力提升显存频率或位宽来获得更大带宽,而是改变了GPU对于数据的传输处理方式。 注意,图中的芯片和线路布局只是示意性的,不代表实际芯片的样子。 首先是高带宽缓存(HBC),主要就是用上了第二代高带宽显存HBM2,单位带宽是第一代的2倍达到2Gbps/pin,堆叠容量则是8倍达到8GB,同样和GPU整合在一块基板上(当然互联层做了升级),占用面积相比GDDR5小了超过50%。 Vega还特意设计了高带宽缓存控制器(HBCC),但不仅仅是管理HBM2,还负责沟通系统内存、非易失性存储(NVRAM)、网络存储。 HBCC的最大虚拟寻址空间高达512TB,可以有效管理超大数据集,AMD称之为适应性精细调节数据转移。 AMD还举了两个例子(是游戏而非专业应用),展示了《巫师3》、《辐射4》的显存占用情况,其中大约一半都被浪费了,也就是管理效率很低,而这正是Vega要解决的。 第二点,Vega拥有新的可编程几何流水线,每时钟周期峰值吞吐量翻了一番,可通过4个几何引擎处理最多11个三角形。 同时,Vega的几何引擎还加入了原语着色器(Primitive Shader),一个新的着色器阶段,和圆通的顶点、集合着色器引擎路径并行,可以高速抛弃隐藏的、没必要的原语。 载入均衡也得到了改进,Vega通过智能工作组分配器,可以高效率地为计算引擎、几何引擎、像素引擎分派不同的任务负载。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