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买买买!巨头开启云计算军备竞赛)
821亿美元(约5700亿人民币)——这是Gartner(高德纳咨询公司)对今年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的预判。“矿藏”如此丰富,自然吸引了众多的淘金者。 甲骨文公司近日宣布,它已斥资6亿美金收购流行的DNS提供商Dyn。甲骨文计划将Dyn的DNS解决方案添加到其更大的云计算平台,该平台已经销售并提供各种基础架构的服务和产品。 实际上,早在2006年亚马逊就收购了AWS,谷歌云、阿里云等巨头在云计算产品矩阵与解决方案方面已经形成全面布局,云计算市场的鏖战已经打响。 这块云计算大蛋糕到底分成了几部分?IT巨鳄们的收购思路到底是怎样的?云计算如何成为抢滩之地? 布局方案差异大 交互障碍各自为政 云计算产业链是怎样吸金的呢?易观大数据分析师林仕荣告诉科技日报,云计算产业链的底层是以传统数据中心、运营商以及IaaS厂商为主的设备提供商,提供稳定的数据中心、网络带宽等服务。往上是系统部署层,云计算厂商提供VMware、XEN、KVM、OpenStack等关键的虚拟化内核技术。再往上是云计算服务模式中的IaaS层与PaaS层,主要提供计算、存储、CDN、分析、APM等云计算基础服务。最上面的一层是业务部署层,主要由IaaS厂商、行业云解决方案提供商以及云计算SaaS服务提供商组成。 “庞大的云计算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都聚集了大量的厂商,国内领先的云计算综合服务提供商、基础云服务提供商、海外厂商以及初创型厂商共同形成目前白热化竞争的局面。”林仕荣说。 “当前的IT互联网仍然以硬件终端、操作系统以及互联网为主。但随着云计算服务的出现,客户端的硬件结构将出现很大的调整,更多的计算、存储功能将会集中在服务器端,这将改变现在的硬件厂商的产品结构。”知名科技博客作者、IT评论人黄井洋告诉科技日报,云计算是对当前IT互联网的一次巨大革命,是科技发展的一次跃升。 黄井洋表示,客户端的操作系统同时也将产生变化,我们或许不再需要操作系统,而是通过在线的应用软件或者浏览器为入口,完成所需要的数据处理。“当然,这需要用户终端与云端保持时刻的连接和高速的通信。”他说道。 整个云计算产业分为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SaaS(软件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三个领域。各领域均有相关的代表企业,同时,各巨头企业也会涉及多个领域,而不是局限于某一个服务。 目前,国内外巨头纷纷涉足云计算市场。黄井洋说,介于各巨头的利益不同、商业模式不同,以及技术也不同,因此,各厂商推出了不同的平台和标准。导致在云计算的布局和解决方案上存在很大的差异,从架构到服务各自为政,也因此,云服务之间的交互还存在一些障碍。 黄井洋表示,因此各大巨头才会纷纷抢夺市场,构建以自己为核心的云服务范围圈,提升竞争力。这也解释了亚马逊、微软、谷歌、甲骨文等企业大手笔收购相关公司的原因。 收购技术型初创企业 确立主导地位 当云计算市场风起云涌,亚马逊、谷歌等巨头纷纷进入市场,他们的收购思路是怎么样的呢? “亚马逊AWS、谷歌云等巨头在云计算产品矩阵与解决方案方面已经形成全面布局。”林仕荣表示,他们倾向于收购技术型初创企业,整合收购企业的创新性技术到现有的云产品之中。 “以亚马逊AWS收购应用自动化测试初创企业AppThwack为例,这提升了AWS云服务的监控与管理能力。”林仕荣说,云计算巨头聚焦于收购云计算基础服务某一细分领域的领导者企业,助推企业云业务。 对此,黄井洋表示,亚马逊的云计算服务是从它为商家提供网站托管服务发展而来的,之后的发展,基本为了满足网站托管以及商家经营的需要,自建数据中心等。后来就发展为亚马逊向外界提供计算资源的租赁等服务,要成为专业的大数据和云计算服务以及云解决方案提供商。这要求亚马逊在IaaS和PaaS服务上的布局加深。 “阿里云收购了万网和翰海源,直接确立了它在域名与网站、云计算安全方面市场领导地位。”林仕荣说,谷歌收购加州API管理软件提供商Apigee、亚马逊收购网格与云计算基础设施服务领先厂商Nice也是出于相同的目的。一方面能吸收收购方的客户资源,大幅度提升云计算细分领域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也为形成竞争壁垒。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发布者:admin
|